主持人:在您的文章中称,人力成本以及成为国内团购网站的一个大难题。而美国的团购网站只需要一个呼叫中心就能搞定一切。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何在?
杨阳:这一点与中国的商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百度在中国有几千人的团队为中国的广告主、中小企业服务。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是需要这些人教他们使用电脑、在线的软件。这是一种知识普及型教育。
在国外并不需要这样。Google只有一套系统,我们连Google的客服电话都很难找到。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系统是完美的,可以解决一切,你给Google发邮件,他们的工作人员会给你回复。但是在中国,如果你没有一个呼叫中心,没有客服,那么很多商家由于不会用,也就无法与团购网站达成协议。包括阿里巴巴也有庞大的销售团队。
其实在中国,很多电子商务公司是很“重”的,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不太像电子商务公司。就是因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的晚,虽然现在网民成长起来了,但是中小企业成长的速度相对较慢。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老板还不能熟练的使用这些先进的工具。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另外,大部分商家,对于互联网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很多团购网站在多开一个城市的时候,要增加一、二十个员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当地的商户谈合作。当一个商户做过一次团购之后,很多团购公司都会寻求与这个商家合作。因为一旦商家做过一次团购,其他的团购网站就会知道这个商家有意愿做团购,很多竞争对手就会寻求与这个商家合作。
主持人:这个同质化很严重的行业,一个团购企业最终能生存下来的要素有哪些?
杨阳: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钱。团购是烧钱的,如果你的钱能支撑你烧过更长时间,你的竞争对手死掉了。那么一切的优势都有可能向生存下来的团购网站倾斜,包括用户、商家,如果都被集中到一个团购网站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规模优势。但是这种规模优势,在团购行业看来,还需要观察。因为团购网站并不像实物的销售一样,能够产生规模优势。
因为所有的团购网站目前都在做服务业。这些服务业都是本地化服务的服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种服务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团购的盈利能力。我们以理发店为例,一个普通的理发店推广费用和服务能力都非常有限。如果团购网站与理发店合作,每天只团这一单的话,根本支持不了团购网站的生存。所以中国的团购网站一天要多单,所以规模优势是很难形成的。
除非团购网站能谈下来全国性的、连锁的公司,比如肯德基、麦当劳。但是,这些公司可能是不需要团购的。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
主持人:您文章中提到,团购网站的洗牌即将到来,行业格局的变化趋势业内人士怎么看?
杨阳:我在与胡琛(团800联合创始人)聊的时候,他提到了一点:现在的团购在向哑铃形发展,也就是现在的团购要不就是最大的,要不就是最小的。胡琛提到了一个小型地地方性团购网站,这类公司有可能有本地的资源,比如他们的人脉熟、跟当地的服务公司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了解当地人的消费习惯、他们可能有物流,他们能做一些全国性团购网站做不了的事情,这都是本地化团购公司成功的因素。
另外一方就是全国性的大型团购网站,他们的谈判能力、影响力、信誉度,这可能都是其他的网站比不了的。
最痛苦的就是中型的团购网站,这些网站既不靠大的这边也不靠小的这边。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们向上爬,爬不上去;被挤下来,他们又适应不了当地的市场要求。
杨阳:对,中型团购网站的团队可能不够灵活,打不过本地的团购网站。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大批被淘汰。
主持人:是不是说团购的洗牌即将开始,或者冬天即将到来了呢?
杨阳:根据从团800了解到的情况,从今年1月份到8月底,已经有四五百家团购网站被他们标成“灰色”。这说明这些团购网站的更新速度已经从每周更新一次,降到了一个月一次。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这些网站在商户开拓上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他们已经无法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了。这是一个团购网站走向没落的开始。
主持人:这些网站占到国内团购行业的多大比例呢?
杨阳:根据团800的数据,中国的团购行业在定点的时候有5000家团购网站,那么也就是说有10%的团购网站已经开始发生问题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感到了秋风瑟瑟,冬天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