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云
贾尔斯·钱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gileschance@yahoo.com
坐落于美国首都华盛顿H街上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内总是静悄悄的。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它为世界各央行行长及财长们提供经济资讯和协助。在此供 职的人们通常都具有一流学府博士学位的头衔,他们衣着庄重,言谈谨慎。该组织新总裁克里丝汀·拉加德8月27日在美国怀俄明州召开的堪萨斯城储备银行经济 研讨会上,向与会各国的重量级经济学人及各央行行长发表了讲话。这个年度会议已成为银行界的一件大事。从那些决策人的发言中,可以洞察到未来经济政策的走 向。所以,当拉加德在发言中指出世界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危险时期”时,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两点:她在向人们发出一个重要警示;同时,她绝非危言耸听。
研讨会召开前一天,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也发表了一个讲话。此番讲话正逢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萎靡不振之时,因而格外引人瞩目。市场一直期待美 联储针对经济发展放缓的种种迹象,会实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伯南克并未排除今后通过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目 前只能维持现状。他对美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一切正处在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里缓慢恢复的过程中。伯南克的讲话虽无拉加德的紧迫感,但两人所传达的 一致信息是,对于解决目前经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调节上已到限度,问题的症结在经济体制。现在需要各国政府自行解决债务过多和银行体 系资金不足的问题,二者正是西方经济长期发展不稳定及动力不足的关键。
上周三,欧元区几个最大银行,如法国巴黎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德意 志银行,所需支付的欠款保险金额均超出各自资产的2%,高于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几周来,欧洲银行股持续走低,法国政府对卖空的禁令完全忽 视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压力。所有银行都极大地依赖相互提供的短期贷款,来维持资金的流动性和兑现偿付承诺。过去一两周内,银行间短期借贷逐渐枯竭,说明欧 洲银行间互信度的减低。大家的想法都是,“如果我们自己在说谎,其他银行必定也在说谎”。拉加德在她的讲话里,号召欧洲银行界开始重组资产,最好是自行融 资,但是有必要的话,也可以采取硬性吸收公共资金的办法。拉加德作为法国前财长,应该熟知法国银行的真实收支状况,因而她的看法意义尤其重大。这也是一个 重要的公众人物——一个对法国银行业内情了如指掌的人——首次承认欧元银行体系存在的真正弱点。
德国议会将于9月7日在柏林讨论通过7月份出 炉的对希腊的救助案。这也许将是欧洲这场经济棋局进入尾声的标志。如果德国拒绝参与对希腊的经援,市场恐慌将需要大规模紧急措施来应对,因而必将导致以中 国为首的拥有大量财政盈余的国家的介入。同时,欧元成员国之一的芬兰在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的支持下,要求以获得抵押作为加入希腊援助案的条件。 8月25日法国总统在前往西南太平洋一个偏远的法属殖民地的途中,在北京短暂停留,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此举绝非偶然。萨科齐对外宣布此行是为将于 今年11月在法国戛纳召开的G20峰会做准备,但是停留北京最直接的原因是确保中国将继续从经济上援助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陷入困境的欧洲债 务国。萨科奇的中国之行也提醒人们,最终解决金融危机的途径将是全球性的。
即便德国最终通过希腊救援方案,很显然也是正视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根 本的时候了:国家与银行皆负债累累,欧元区经济竞争乏力,银行业资本匮乏等。最大经济体美国仍领先于世界,但其崩溃的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严重影响着消费者 的信心和银行的财政状况,使全球经济恢复的前景更加黯淡。现在急需找到稳定经济的多方出路。几个主要的、需要更多时间解决的全球经济结构上的问题包括:以 美元为兑换标准的货币体系已无法保证金融制度的稳定性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解决这些重大问题需要各方坚定的政治决心和精诚团结。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时,曾短暂地出现过这种高效协同的努力,但很快就消失在央行大举实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中,灾难也逐渐消退。如今看来,2008 和2009年采取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起死回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取代根本性的改革。伯南克昨日没有宣布实行新一轮QE3量化宽松政策,说明他已认 识到央行在处理这些根本问题上的局限性。这应是那群财长及政客们的事。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西方银行需要改变结构和重组资产。美国已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但 因房地产业拖累,还有待加倍努力。美国股票大亨巴菲特近日购入50亿美元美国银行股的行动,仅是努力的开始。在欧洲,希腊两大银行阿尔法银行和EFG欧洲 银行的合并,加上卡塔尔对合并后新银行5亿欧元的注资,奏响了欧元区银行重组的序曲。瑞士信贷银行的银行分析师最近估计,欧洲银行业目前需筹集450亿欧 元新资金,其中部分将用来抵消严重影响和威胁欧洲银行业的大量坏账,其余则用于加强银行抵御不良经济状况的能力,恢复对工商企业资金的投入,以便有效地推 动全球的经济成长。有些时候,需要调整的则是银行内部的管理阶层,怯于向高层管理人员开刀也是许多银行无法彻底改善运营状况的原因。
今天,全球脆弱的金融状况已使其无法再像2008年那样有效地应付任何威胁经济事件的发生。如果经济再次崩溃,世界可能面临的是西方主要银行业的倒闭,全球贸易及 工商秩序遭受严重干扰。8月份英国发生的暴乱,让人们体会到了严重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后果。像香港和新加坡这些小的自由经济体,极端依赖贸易及资金的流 通,任何全球范围的严重经济问题,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希腊救助案于9月无法实施,也许会是个转机;另一个转机可能发生于今年晚些时候,那时 欧洲央行将无力再吸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如此严峻的现实和可能产生的严重社会后果,应足以让西方的政客和领袖们振奋精神,和东方携起手来,为解决当今 的经济危机和为今后经济重新起飞打下坚实基础而共同努力。不过,各国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国际间通力合作所需的力度能否及时实现,答案应该不久就会见分晓。 (马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