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副市长
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当然是很重要,但规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官员怎么利用公款消费的规则都没有建立,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规划得多好的城市,基本也就是一个镀金的驴粪蛋。
——《》
公众看不到透明的、可信度高的“三公消费”清单,就会把官员的每一种公务消费都看成腐败。不仅会盯着官员的讲话,等着分析他们某句不小心说出的秘密,还会盯着他们抽的香烟,盯着他们穿的衣服,盯着他们住的房、开的车。这就是你不透明的必然代价。
——《新京报》
现在徐副市长还算年轻,而最新的公示还表明,他是宜宾市长候选人,按照他的出国频率,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全部走遍是没问题的。
——《珠江晚报》
广州治堵不限公车
广州治堵方案在限制公车上态度游移、反复无常,既是对此前既有共识的一种颠覆,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政策性倒退。
——《新京报》
不论是对于虚伪的权力,还是对于嚣张的权力,公民都应该行使自己天然不服从的权利。如果民意面对权力的任意变脸态度反复,总是忍气吞声束手就擒,那么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就只能遭遇无限制的盘剥与掠夺。
——《重庆时报》
在公车问题上,政府宁愿背着沉重的财政包袱和内部监管包袱不肯放下的话,它必定投鼠忌器、财力不济、找不到政策工具,同时严重缺乏公信力。最终在公共管理方面,一定会表现为措施软弱、立场暧昧。
——《东方早报》
难道当初制定这条措施是官员们迫于压力,一时冲动,才仓促决定的?现在经过半年的思考,还是觉得既得利益不能放弃,于是不惜出尔反尔,删除了当初几年不买车的规定,为继续买车扫除制度的障碍?
——《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温柔之举,可谓对私家车主很温柔,而对政府则更温柔。但对数量更为庞大,在话语权的握有上却显得弱势的底层大众,并不温柔。相反,政府的种种政策都给人一种将底层民众———那些完全依赖公共交通的民众———远远甩开的印象。
——《南方都市报》
“最牛违建”
如果没有对渎职的追究,“最严厉的处罚”将是金华当地政府最划算的一笔“生意”:坐视违建慢慢长大再一次性“没收”,凭空就得了8亿。如此,“最牛”的并不是违法建筑,而是当地政府。
——《新京报》
现实逻辑便是:执法部门小渎职小获利,大渎职大获利,不渎职不获利。至于,城市规划受影响,公共利益受损失,业主资产贬值,这些完全可以不在其考虑范围。
——《东方早报》
故宫瓷器损坏
人们之所以关注故宫博物院文物受损,不是因为国家损失了一笔巨大财富,我们少了一件稀世珍宝,而是一件文物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被破坏,文物本身的重要性受损。正是在此层面,人们对故宫博物院的诸种事后行为充满质疑。
——《长江日报》
这种瞒报事故,自以为是修补事故,甚至文过饰非的事情现在好像很多,而在那些公物管理单位公权执行单位尤其多。这种现象的产生盖因物权异化之故。
——《上海商报》
开拓团立碑
在招商引资形势逼人地方政府又日渐公司化的语境下,在绞尽脑汁也挖不出一个亮点以求出名求“扩散”的政绩驱动面前,地方政府为发展和过日子就忙得不亦乐乎。至于要劳神费力处心积虑于树碑树广告牌,恐怕动机单纯和高尚的解释,实在太愚弄百姓了。
——《中国青年报》
的确,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模糊了历史的价值取向,丧失对历史的基本判断,只会混淆视听,丢掉国家和民族的根基。
——《京华时报》
美债危机
两党的美债上限之争,其实是不同的经济发展路线的斗争。说到底,是对国家未来的不同看法所致,是执政路线之争,很难调和。加上选战的因素,共和党更是要紧抓奥巴马的弱处不放,所以,这种纠缠,将会持续到明年大选之前。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会因此受到很大拖累。
——《》
在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持续升温的情况下,最大的问题不是美国政府违约,而是在于提高政府债务之后面临着美元贬值,以及美联储持续宽松政策下美元狂泄带来的问题。短期内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对冲,但是长远而言,必然要改变目前的战略,才能促成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健康形成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实施。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