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金松 7月31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就宋代瓷器损坏事件做出响应,称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故宫“出事”的消息最早见诸于微博,一网友在微博上表示,故宫器物部手续不全,日前在将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瓷器出库时,不甚被工作人员摔碎。并称故宫在这一事件上存在隐瞒现象。
故宫在响应质疑时表示,7月4日,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在对该宋代青瓷进行无损分析时,由于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
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介绍,在对瓷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放置器物的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但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
该瓷器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盘呈六瓣葵花式。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属国家一级文物,是宋代哥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20多天后,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仍未接到报告。而据2007年实施的《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应当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故宫方面在响应质疑时表示,鉴于事故的复杂性,要彻底调查清楚,形成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后上报。并设定了一个月的调查期限。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称,事故的发生,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涉及到机器的使用。目前已断定为人为操作失误。并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