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资史

2011-07-27 14:55

实习记者 张金梁 李星 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

当年,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1963年,索罗斯开始在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主要经营外国证券贸易的美国公司。索罗斯被雇为分析员,一开始,他主要是从事国外证券分析。由于他在欧洲形成了联系网络,而且他能够讲多种欧洲语言,包括法语、德语,索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10年后的1973年,索罗斯和好友罗杰斯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同年,埃及和叙利亚大举入侵以色列,由于武器落后以色列惨败。从这场战争中,索罗斯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美国国防部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那些掌握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

名扬天下

   虽然在华尔街,索罗斯已是一名大家熟知的高手,但真正让他为外界所了解的,却是1990年代的两次大危机,而这两次危机,索罗斯都是关键人物。其一是1992年的英格兰银行事件。 其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狂跌,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最后使英国政府彻底失败,退出了欧洲汇率体系, 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纷纷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索罗斯成了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他的照片登在了各大杂志之上,被杂志《经济学家》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既而波及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所有的亚洲人都记住了这个恐怖的日子,记住了这个可怕的人,人们开始叫他“金融大鳄”,在一些亚洲人的心目中,索罗斯甚至是一个十恶不赦、道德败坏的家伙。

2010年,索罗斯携巨资进军香港,从2010年11月11日,据有关资料显示,索罗斯开始公开买卖A股,后引发一系列股市大跌,大跌对于是否是索罗斯在做空中国,目前尚无定论,不过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索罗斯。

几次“失手”

2003年索罗斯在日本投资3亿美元建立的对冲基金Eifuku基金宣布清盘。3年前成立的Eifuku曾在2002年疾升76%,但在1月初,当其他投资者正在停止投资准备度假时,Eifuku却反其道而行,利用借来的股票及资金以大手笔作博彩形式的杠杆投资。由于炒作过度,Eifuku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劲跌98%,随后便宣布清盘,估计索罗斯为此损失1.8亿美元。

 在债券市场上,索罗斯同样“走眼”。2004年7月,美国国债急跌,令债券利息升至20年高位,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却与这一大好机会擦肩而过:它与其他大多数宏观对冲基金一样,都不相信利率会一如利率期货所反映那般在明年3月回升。谁知,美国十年期国债利息急速反弹90个基点,并创1984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结果,这些对冲基金要么因押错注而亏损,要么不作任何买卖而毫无表现。“量子基金”属后者,仅上升0.8%。

“金手指”失去魔力的原因是他所代表的“环球宏观基金”(global macro funds)在投资市场的地位今非昔比。这类基金在对冲基金业所占比重,在1990年代初达一半以上。现在,此类基金所占比重已大幅降至不足一成。对冲基金顾问Tremont Advisers的数字显示,2002年年底,全球对冲基金资产总值约600亿美元,“环球宏观基金”仅占9.87%。 尽管几经起落,现今管理120亿美元的SFM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主流资产管理基金之一,索罗斯仍是投资界须仰视的人物。

附:

生财之道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性”,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具体做法:在将要“大起”的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投资者一并狂热买进,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价格上扬,直至价格走向疯狂。在市场行情将崩溃之时,率先带头抛售做空,基于市场已在顶峰,脆弱而不堪一击,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抛售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下跌幅度,直至崩盘。在涨跌的转折处进出赚取投机差价。

自我评价

索罗斯说:“我是一个复杂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区,我以迫使英格兰银行屈服和使马来西亚人破产而出名,即作为投机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我被视作‘开放社会’的捍卫者。”的确,他是一个复杂的人,让人无法猜透,与索罗斯在金融市场的无情杀伐相比,他又是一个慈善家、哲学家,他曾获得的代顿和平奖,是根据1995年签署的旨在结束波黑内战的代顿和平协议而命名的。仅在2000年,索罗斯旗下的援助波黑基金会就为波黑的教育、卫生、社会发展等领域投入了近5亿美元的资金,还把2万5千美元奖金捐献给波黑的重建事业。他还将自己的钱,建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等。

这就是索罗斯,人们永远无法预料到他的下一步又会是什么,是高扬和平旗帜的天使,还是又一次让世界震惊、民众遭殃的大地震的魔鬼。

 

索罗斯个人经历 

1930年: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本名为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

1944年:索罗斯的家乡布达佩斯遭到侵略,索罗斯随全家开始逃亡生涯。

1947年:17岁的索罗斯离开匈牙利,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然后又去了伦敦。两年后索罗斯考入伦敦经济学院。

1953年: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首先去了北英格兰销售手提袋,后开始寻觅一个能够提供高工资的工作。为了进入伦敦投资银行的门槛,他给市里所有的投资银行各写了一封求职信,终于机会降临,辛哥尔与弗雷德兰德提供了一个培训生的工作,他的金融生涯也就此揭开了序幕。

1956年:索罗斯来到了纽约,在朋友的介绍下,索罗斯成为F•M•梅叶公司一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商。

1959年:索罗斯进入维特公司,继续致力于欧洲证券。维特公司是美国少数几家从事海外贸易的公司之一。索罗斯仍然是华尔街地区的一小撮套利商人之一,在伦敦和纽约之间进套利活动。

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洗劫。索罗斯意识到,由于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德国阿利安兹保险公司从它的资产价值中贴现,抛售股票。他写信给其他人要他们向阿利安兹公司投资。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公司购买了大量的阿利安兹公司的股份。最终,阿利安兹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1963年:索罗斯被雇为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主要经营外国证券贸易)的分析员,一开始主要是从事国外证券分析。由于他在欧洲形成了联系网络,而且他能够讲多种欧洲语言,包括法语、德语,索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这一领域的开拓者。1967年,他成为爱霍德公司研究部主管。

1970年: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携手合作,1973年,他们建立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从1969年12月31日至1980年12月31日,索罗斯公司的赢利是3365%,而同一时期一般的公司和经营较差公司的复合指数,只有47%。1980年底,公司资产达3.81亿美元。

1975年5月28日:华尔街日报在头版着力报道了乔治•索罗斯的事迹。浓墨重彩,使索罗斯首次品尝到荣誉的喜悦。

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改为量子公司。1980年,索罗斯公司创办10年之后,这一年的业绩令人难以相信,增长了102。6%,至此,公司已发展到3.81亿美元。索罗斯个人财富到1980年底已达1亿美元。

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

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

1992年:9月,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在这场较量中,索罗斯是中坚力量,仅他一人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被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其基金增长了67.5%,个人净赚6.5亿美元。

1997:索罗斯又把目标瞄准了东南亚,掀起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首先大举袭击泰铢,进而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市场。人们开始叫他“金融大鳄”。

1993年:成立了开放社会研究所(OpenSociety Institue) , 声称资助各地的民主发展。索罗斯共捐出80亿美元来支持民主运动;格鲁吉亚及乌克兰等国的“颜色革命”,部分反政府组织便曾获索罗斯资助。

1995年: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2010年: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的办公室11月开幕,成为旗下首个亚洲办公室。带来资金约为80亿-90亿美元,合约650亿港元。11月11日,其公开买卖A股后引发一系列股市大跌。有建议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索罗斯。

2011年:7月26日索罗斯基金向投资者发出的一封信件,该基金将集中致力于仅为索罗斯及其家人管理资产。这封信由索罗斯之子、索罗斯基金联席副董事长乔纳森·索罗斯和罗伯特·索罗斯联合签名。(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