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旭
西安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虽然有人将它写成了“废都”。大量国营企业的不景气状况使得这座城市的居民收入处于中低状态,但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又使它的消费有些偏高。也因此,一部分西安人捂紧了钱袋子可是生活依然让他的钱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从指缝里溜走了。
西安的中老年人常常是早晨吃一碗一元钱的糊辣汤,拎个小凳提个鸟笼去西安的城墙根下吼两声秦腔或豫剧;傍晚时分,他们在环城公园里的戏曲茶社花两元茶钱买个座听听戏,一天消费支出不会超过十元。
年轻的一拨人,四十上下,事业小成,年收入均在6万往上,不再愁吃穿用度,中午饭便拉帮结伙去馆子撮一顿:泡馍就小菜,盖浇饭,面一碗酒一瓶。 面红耳热之后,趁着还未上班,三人一伙“挖坑”(打“红桃四”,留底四张牌),赌金是五至二十元一局不等,半小时下来,手气旺的人就有了晚餐的饭资和酒 钱。流来流去的赌资,又使众多的洗头房、洗脚屋、浴都茶秀生意兴旺。
而三十出头的这帮人,日子似乎过得更潇洒些,他们习惯了节假日出门旅游,学会了“泡吧”——迪吧、酒吧,并在西安城里形成了“咖啡一条街”,经 营者与消费者的中坚都是一帮三十出头的人;此外,东大街鳞次栉比的品牌店也是他们的杰作。这些地方的消费都是普通的企业职工不能奢求的,但是新兴的高新区 拉升了西安的收入水平,一些称不上“白领”的“灰领”人士也让西安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又多姿。
一个只有八九万元存款、没有住房自称“灰领”的人士,辞去了月薪3500元的工作,用所有资金开了一个小店,眼前他的生活略显拮据,可是他说: “我才30来岁,来得及富有。以前存钱,就像缸里存的水,舀一瓢就少一瓢,花钱就心疼。可是我现在砸碎了这口缸,用我所有的钱挖了一口井,现在水虽然少 了,可它毕竟是一口井,有了源头的水,井满水溢自然就只是个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