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冠军张尚武卖艺行乞
通过展示个体悲剧中的社会性因素,进而谋求社会中低洼缺陷的有效弥补,这样的理念没错,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只能激发起更多社会情绪而于事无补。
——《华西都市报》
张尚武是哪个大学的学生?当初他参加大运会时注册的那所大学眼下能够站出来认领他,并向我们解释个中原因吗?当初率团参加大运会的有关领导,能够负责任地告诉我们,张尚武那时是怎么通过资格认证的?
——《中国青年报》
专业体制,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优点自毋须赘言,这是一个专为奥运金牌战略度身定做的体系,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攻关。而其缺点,或许就在于专业性所带来排他性。
——《东方早报》
“听证专业户”
或许当前的听证会制度并不完善,但是当大家都不去改进它,而是指望它的时候,它永远就是体现坏的那一方面多一些。只有我们成了行动的大多数,才是自己代表自己,才会换来权利的春天。
——《长江日报》
当听证会不能为公众搭建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平台,不能成为遏制既得集团盘剥民生利益的关卡,这样的听证会,就是对公共资源与公共财政的极大浪费,就是对民意最大的侮辱,因为公众希望通过听证会看到的,是政府部门的阳光行政。
——《新民晚报》
公务员遗书维权被砍
如果说公务员朱国瑜用他的决绝,用他强烈的申诉愿望,用他以扳倒腐败实现自我救赎的方式,却依然无法得到权利的有效修复,却反而遭遇砍杀致伤的悲情,那这种惨重的挫败,恐怕才更凸显出社会机制的无能,法治的无力。
——《重庆时报》
朱国瑜的境遇像一面镜子,清晰尖刻地映照出实名举报的风险。实名举报是法定权利,遗憾的是,殊为难得的实名举报不仅没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奖赏,反倒被推到丛林法则下的第一线。
——《华西都市报》
默多克“窃听”丑闻
当媒体失去了公共良心,丧失了道德底线,被市场抛弃、被法治和道德惩戒,将是其逃不过的宿命。
——《中国青年报》
压倒默多克的并不是“窃听”,而是窃听背后的人类共有的伦理底线,和这个社会守护这个底线的自觉———4000多普通平民成受害者,这是难以容忍的恶行。
——《新京报》
现在各派政治力量都已经与默多克划清界线了,得罪是已经都得罪了,让新闻集团成为历史而不是卷土重来,在政治上对所有人都是好事。现在的共识,恐怕会是“别让默多克回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英国,默多克假扮成当代开明的民粹主义者的脊梁,在美国,他假扮成一个理智的保守主义者,而在中国,他多年来一直鞍前马后地讨好那些当权者。
——《FT中文网》
网络舆情监测
政府应对舆情的技巧真有那么重要吗?掌握了这些技巧的地方政府真的离打造“法治政府”无限接近了吗?
——《》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对公共事件的参与要求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网络舆情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和体现。政府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在社会治理的考卷上答错题,在改革的进程中开倒车。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