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沪高铁刚刚运营就出现一些故障事故,是不幸中的万幸。说“不幸”,是故障事故说明京沪高铁通车并非万事大吉,高铁仅有漂亮的“高姐”是不够的,高铁的运营管理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简单。说“万幸”,是小故障敲响了大警钟,京沪高铁作为样板工程出了问题,必须及时彻查。
——《》
什么才是“安全事故”?不要非等到出现人员伤亡才认为是事故,才引起重视。最近的这两次事故,已经让我们看到“高铁运营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很多问题。
——《新京报》
高铁时代刚刚启幕,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最终的结果都是乘客花钱受罪,而铁路部门毫发无损,这个结果一定是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齐鲁晚报》
大事”的保障不仅仅是技术,更多依赖于透明的、可环环追溯责任的安全体制和机制,其中尤以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作为“第一前提”。
——《青年时报》
儿子助母“安乐死”
与其不断让民众不断纠结,不如尽快将“安乐 死”入法问题尽快列入议事日程——因担心有人“被安乐死”而忽略相当一部分人的合情合理选择,是典型的因噎废食或者说顾此失彼。
——《中国青年报》
我们能理解病人追求“安然去死”,立法却绝不能鼓励病人为了他人 “唯有一死”,更不能鼓励以积极的行为帮助病人“安乐死”。现行法律如此安排,正有其基于时代的立法理性在。在情与法的冲突面前,依法“从宽”就成了司法的选择。
——《新闻晨报》
在现实与刚性的法律之间,在很多家庭遭遇到像李阿婆这样的境遇时,我们的社会和政府能为这样的家庭做些什么,或是教会他们如何选择解脱痛苦的方式,否则,法律可以按故意杀人罪判处邓某,但不仅无法抚平类似这样家庭的伤痛。
——《南方都市报》
且不说我国“安乐死”没有合法化,即便是合法化了,像邓某这样草率地对母亲实施“安乐死”,也不能为法律所容忍。如果很多人也像邓某一样自行实施“安乐死”,很多人的生命将被笼罩在“安乐死”的恐怖阴影之中。
——《广州日报》
邯山区区长抑郁自杀
一个好的监督机制,应当能够让官员处理好个人情感、家庭事务并避免腐败,而不至于让压力成为官员的普遍困境。
——《新京报》
“戴套不算强奸”
如果说,官员贪腐只是透支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剧民众的被剥夺感,让民众感到失望。那在权力保护下的官员强奸,赤裸裸的兽行仿佛让民众回到了丛林,回到了那个动物凶猛的野蛮时代,让人感到可怖甚至绝望。
——《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