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良兵 7月6日下午,一大早就出门的丁鹏夫妇将渔船停泊在监利县海事港湾附近。“你看看,没什么收获。”丁鹏指了指船说。从7月1日恢复捕捞以来,他们每天最多仅能捕捞到几斤小鱼。
自2002年开始,每年的4月1日到6月30日是长江禁捕期。
十年之前,船行江上,丁鹏还能时不时地看见因产卵兴奋的鱼儿在水面乱跳,但这一幕已成往事。数据显示,仅2004年-2009年5年中,湖北监利断面的卵苗径流量,从3.3亿尾,已经下降到0.42亿尾。“没鱼可捕。”丁鹏说。
监利县境内长江江段157.44公里,这一江段河道蜿蜒曲折,也因此形成了“故道”,长江在此多处改道。沿江湿地众多,鱼类生境多样丰富,历史上一直是四大家鱼重要的繁殖场、栖息地和回游通道。监利县有上车湾、老江河、东港湖三大长江故道。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被称为“四大家鱼”。监利县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4月22日,在监利县鄢铺码头放流的四大家鱼亲鱼共6880公斤,是长江亲鱼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丁鹏说,葛洲坝建成之后,长江中的鱼发生第一次大规模的减少,而三峡工程蓄水之后,长江中的鱼再次大规模减少。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称,该所的多年研究表明,1997-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监利断面年均鱼苗径流量曾为25.24亿尾。
据介绍,四大家鱼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一是要在适宜的水温中繁殖,即18至21摄氏度水温;二是水流速每秒1米到3米,并形成泡漩水状态;三是洪峰不能少于5天。“这些环境是很重要的。”陈大庆说。
而长江故道正符合这样的条件而成为四大家鱼最后的栖息地。4月22日放流的的鱼种由长江故道——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监利老江河原种场提供。这里已经是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级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