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建黑名单
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政府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
——《人民日报》
贪官外逃
要遏制贪官外逃,其关键还是在反贪,而不是反逃。因此,什么反洗钱、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高度监控裸官等政策都只是定点打击的手段而已,真正管用的还是要建立一个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的廉政制度。
——《》
公布贪官外逃真相,不仅天塌不下来,而且更能增强党和政府与百姓的相互关系,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对社会和谐和稳定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东方早报》
苍南保障房
分给百姓怕风险、怕不公平,所以掌握着分配大权的干部自个儿笑纳了限价房,这岂不荒诞到了极点。什么叫先分给公职人员就风险可控?难道如此公开罔顾苍生民意地将限价房分给公职人员,就不存在公权私用、公信力堕降的显现与潜在风险了?
——《》
关注是一种力量,但束手无策的关注充其量也只是意淫的力量。力量是需要秀肌肉的,在限价房等等的浮云之上,我们到底在期待神马力量改变游戏规则呢?
——《东方早报》
凭什么说保障房“分给干部风险小”而分给老百姓风险就大了?这样剥夺和侵占本属于困难群众的福利,民怨民怒,才让社会潜伏着极大的风险。
——《新京报》
倘若建好的保障房一如苍南“让领导干部先分房”那样,最终异化成为公职人员的福利房,再多的保障房也起不到“保障”作用。
——《广州日报》
今年,我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规模越大,越是要守护公平。一旦公平失守,房子建好了又有什么意义?
——《中国青年报》
收费公路“超期服役”
只有先从目前收费信息的公开透明,执行标准的持续规范,以及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方面着力。否则,或许只能永远在各式文件通知的允诺中,体味虚幻的免费快意。
——《华西都市报》
举着公路的牌子,打着公益的名义,却干着“私路”的勾当,这是当下公路收费神话难辨真假、畅行无阻的秘密所在。
——《钱江晚报》
资本市场投资者将无奈地品尝清理公路收费所出现的后果,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高速公路股票成为下跌惨烈的一个板块,已经直观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中国青年报》
但无论从民生还是经济角度出发,不合理甚至违法的公路收费都非动不可。而让专项治理治到点子上,需要多方面的协作。
——《京华时报》
武汉“连坐式”治庸
单位制度都监管不了职工的慵懒行为,寄希望于科室内部近乎“内耗”式的“连坐式”监督,相当艰难,恐怕无济于事,“重典”还应往“违法”者身上使。
——《扬子晚报》
央企重金公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央企不能从纸醉金迷的利益饕餮中跳出来,审视和反思自己,那么“丑闻”缠身的焦虑和困惑恐怕很难找到解决的路径。
——《重庆时报》
以钱买刑
从长远来看,通过完善财产冻结、终身追偿、国家赔偿等制度,并切实增强各级基层法院的执行力建设,都远比“刑事和解”更有利于司法公正。
——《扬子晚报》
南海争端
对于美国而言,从来就没有领土野心,而不过是市场、文化与意识形态“占领”。军事行动是这一切的护卫舰。无论在东亚,还是在南海,它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出兵的冲动。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