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建记者黑名单
卫生部以高高在上的心态表示要监控媒体,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错误,甚至就是利用手中权力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恫吓。
——《》
如果每个部门都用自己的标准开列一个记者“黑名单”,那么谁还敢搞舆论监督,谁又能搞成舆论监督?如此,舆论监督的环境将急剧恶化。
——《新京报》
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一,把矛头指向记者、媒体,把他们当作“假想敌”,根本上是颠倒主次,搞错对象。
——《广州日报》
媒体不仅仅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承担者,更应该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者、批评者,媒体不是监管部门的“卫道士”,而是民众食品安全健康的“看门狗”。
——《中国青年报》
假如因此导致信息失实,就要被卫生部门列入所谓的“黑名单”,那只能让人觉得这个“黑名单”的作用,不是单纯为了遏制错误信息,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封杀媒体监督,是“护犊心切”的表现。
——《华西都市报》
在现代社会,只要信息不被人为地封锁,公众并不会那么容易被误导,希望卫生部新闻宣传部门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信息公开,而不是与新闻媒体的角力。
——《齐鲁晚报》
政府职能部门对片面和错误的报道可以加以反驳,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丰富资源进行舆论纠偏,却不能根据一己之判断对媒体报道做出诛心之论,更不能以黑名单限制媒体和记者的报道工作。
——《北京青年报》
对于卫生部而言,自己并无能力、职权对记者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恶意报道作出鉴定。而如果不能证明该记者是恶意为之,那么此黑名单的意义又何在呢?
——《南方都市报》
南航拒载
如果在央企中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总在发表“不当”言论,总是盛气凌人地把自己当做地位特殊的官商,进而真的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难免引发新的更复杂的矛盾。
——《》
李白诗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天上”不仅有机长可以因为你想换座而“拒载”,“天上”还有俯视我等小民的“央企”。
——《东方早报》
央企又怎么啦?难道央企不是全民的资产?“跟央企玩不起”,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养尊处优的央企南航你又跟全民玩得起?
——《中国青年报》
省会城市居民不幸福
这句词放到今天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来品味,也能说明在异乡打工的外地人,要“此心安处”,才能直把他乡当故乡,对其有归宿感。
——《东方早报》
当我们不再具有这种“幸福意识”,或者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也许该反思的是整个社会浮躁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导致整个社会的忙碌和疲于奔命,社会的忙碌和疲于奔命,又反过来让我们“愈加不幸福”。
——《中国青年报》
马云“支付宝事件”
颇具幽默意味,这个建议等于是让马云踩着政策红线去践行契约原则。可问题是,绕开法规那还能叫契约精神吗?信守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的基础,遵守法制却也是契约精神的实质体现。有没有一种不遵守法制的契约精神?如果有,那也该叫作江湖义气才对。
——《新闻晨报》
古巷和新塘群体事件
如果城市管理者迟迟看不到这一点,如果企业经营者仍然麻木不仁,如果城管依旧我行我素,那么,农民工动用自己最原始的体力,而且是组织起来的体力,有可能成为常见现象。
——《东方早报》
刑诉法大修
即便是规定了沉默权,即便是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配套措施不能跟上去,公权滥用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审判独立不能得到保证,刑讯逼供肯定不会绝迹。
——《南方都市报》
南海纷争
我们不应该惧怕摩擦和冲突,只要民间力量得到有效的军事保护,我们要用冲突摩擦的新闻去不停“折磨”全世界和南海国家的神经。这样既在国际社会造成了海南属于中国的影响,同时也传递出中国的决心,并将巨大的“问题雷区”留给了南海国家去面对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