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快公司 > 公司 >
央企之子:太极股份
导语:国内应急指挥建设市场处于起飞初期,未来至少有3到5倍的高速增长。

 

《快公司观察》记者 缪舢 北京北四环健翔桥西北角,矗立着一座16层高楼,高楼顶部蓝色大字“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分外醒目。穿过这座高楼前面的绿地,来到边上一栋不显眼的普通白色办公楼,便是华北计算机研究所下属子公司太极股份(002368,SZ)的所在地。 

像它的外观一样,太极股份虽然是颇具规模的软件公司,却谈不上有着显眼的自主创新技术,它更多的业务特点是以系统集成为主的信息技术服务,就像IBM和惠普一样。 

太极股份2010年年报波澜不惊,当年销售收入19.6亿元,比上一年16.88亿元增长16.6%。倒是其中一项新的业务——应急系统的市场拓展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虽然销售规模不大,仅1亿多元,但国内应急系统的市场刚刚开始,本土厂商除了太极股份尚无有分量的竞争对手加入。 

在国内应急系统的市场竞争中,太极股份与IBM、惠普时有相遇。 

缘于“非典” 

太极股份发现应急系统的“金矿”,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是其能力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地向新的细分市场延伸。 

应急系统此前属于IBM、惠普、埃森哲等外资咨询公司的一块咨询业务。国内高端咨询市场几乎由国外咨询公司一统天下,咨询业务的订单数额大,一个项目往往都在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以上,利润丰厚。 

各家公司在中国市场布下重兵,IBM咨询部门在大中华区的雇员有上千人,中国大陆配置数百名专业咨询顾问,每天他们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忙着为各个领域的系统集成项目上线、调试、培训。 

国外咨询公司俨然受到中国公司,特别是诸多央企教父般地膜拜。 

太极股份战略部总经理孙国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国外咨询公司告诉你,美国的银行是怎么玩的,中国的银行应该怎样改革,国外的电力公司内部流程是什么样的。他把这些国际经验带到中国,中国的央企、金融机构愿意与他合作。” 

可以说,此前高端市场中国本土咨询公司没有能力染指。“这是能力和经验问题。咨询行业需要大量的专家和经验积累,不是你想干就干得了的。”孙国锋说。 

中国对应急系统需求意识的觉醒始于2003年非典,突然发现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时,整个国家没有一套应急体系而疲于应对。非典时期电视画面常见到的镜头是,温家宝总理召集各部委、领导现场开碰头会,听取意见研究决策。 

显然,采用现场解决一场全国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式落后,这促使决策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公共卫生突发灾害系统,以便可以迅速提供全部的解决方案。 

非典之后,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应急办公室,加紧布局全国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国家应急办从硬件到软件、规划设计等方面列出3个科研项目。作为央企之子、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之一,太极股份的机会来了,公司承担了应急平台的系统设计。 

有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保系统也由太极股份开发,系统的先进性伴随着一场全球性体育盛会而声誉鹊起,引来下一届主办城市伦敦奥组委官员专程来京考察学习。 

于是,太极股份从本土厂商中脱颖而出,有实力有基础向此前盘踞中国市场绝对优势的国外咨询公司发起冲击。 

战果之一,就是拿下中石油的订单。 

石油作为极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泄露、井喷等突发重大灾难事件的重点防范行业,建立一套应急系统的报告摆在了国家应急办和中石油的办公桌上。过去,中石油的系统集成订单一直由国外咨询公司把持,但现在有些业绩的太极股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国务院应急办把太极股份推荐给了中石油。 

“中石油跟你做反复的沟通,他不是简单地跟你谈论业务,也不看你有过往的成功业绩,就信任你把几千万元的应急系统订单交给你做。”孙国锋说,“双方沟通了好几个月。我们给他做了很多专门的文档,经过这个过程他觉得你很专业,提交的方案具有国际咨询公司的水准,他认为这事靠谱,才会跟你下订单签合同。” 

中石油与太极股份签下的应急系统订单分为前后两个合同,一个是1560万元委托太极股份做咨询,紧接着1300多万元委托太极股份进行系统开发建设。 

“这要是在5年前根本没有中国本土公司这么大的机会。”孙国锋认为中国应急系统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除了本土公司成长起来之外,与央企、金融机构本身的需求发生微妙转变有关。 

“最主要的是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如果中国石油、电力、银行、证券的信息系统被外国公司控制,国际经济有重大隐患是不安全的。其次是央企和金融机构从费用上考虑,如果本土公司提供的应急系统专业水平与国际咨询公司相当,但费用只为国际公司的一半,他们当然愿意考虑由本土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千亿金矿待开发 

本土系统集成商有东软集团(600718,SH)、神州数码(00861,HK)、中国软件(600536,SH)和太极股份四大金刚,但业务特长各不相同。东软集团主营外包业务,2010年销售收入49.3亿元。神州数码主营分销业务,是国际上多家IT公司的中国区总代理,与东软一样在主营业务之外,有一块系统集成业务。中国软件和太极股份两家大股东分属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原来同属电子工业部。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也最为相近,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中国软件2010年销售收入30.12亿元,太极股份为19.62亿元。 

中关村软件协会秘书长张国庆认为:“太极股份一个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客户资源上。从中办、国办、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发改委等国家核心政府机关到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央企,太极股份都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关系。目前有一半的订单来自过去的老客户,这么多年把客户维持下来主要靠的还是能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服务,这很难得。” 

毫无疑问,太极股份积累下来广泛的中国政府机关和央企的客户资源优势条件,将有力地支持在应急系统市场上开花结果,获取新的订单。 

中国应急系统市场经过前期培育,正处在爆发性增长的临界点上。 

银河证券IT行业分析师王家炜说,“国内应急指挥建设市场处于起飞初期,未来至少有3至5年的高速增长。”他看好太极股份,“目前市场分散,太极股份领先优势显著。” 

而孙国锋则向记者描绘了一个更为诱人的、更直观的市场前景,“按照国家应急办的要求,民航、气象、地震、林业等20多个行业出现应急事件的可能性大,都要建立起应急系统平台。除了行业之外,省和地市两级政府也要建立起应急系统平台,有300多个。每个平台投资小则三四千万元,大的要1个亿。应急系统市场很大,有着上千亿元规模。” 

太极股份目前正在为民航做应急系统的设计,“民航如果没有应急系统是很恐怖的”。孙国锋预计今年民航会落单太极,此外新疆的应急系统订单今年可望争取1到2个订单。2011年预计应急系统销售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近一半,增速为公司平均速度的3倍。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