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首页频道 > 读者来信 >
电荒,带给我们的思考
导语:当前蔓延的用电荒表面是能源的供需矛盾,实质是与“中部崛起”密切相关。

读者 渡冬桥

前些日,许多媒体报道,电荒已波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西、广东、四川等十余省,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有这个“果”,马上引来有识之士探究其“因”。 

从已发表的观点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输入性造成。认为国际油价上升,带来运输成本增加,煤价高涨,发电成本激增,而煤电价格不联动。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所致。认为金融危机时,为了保增长,高耗能项目反弹,供需矛盾凸现。三是居心不良。认为发电企业借机发难,要挟政府调高电价。另外,如水库水位低、新投入机组少、电厂停机检修等等,天灾人祸,众说纷纭。 

这次的电荒与2004年相比有两个不同。首先是来得早。上次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出现,这次在三月份就已暴发;其次是面广。不仅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江苏、浙江、广东),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也是大面积缺电。湖南更甚,用电缺口近三分之一。 

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六省以工业化为主导,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发展迅猛。到2010年末,六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幅在12%——14.5%,都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10.3%)。尤其是湖南省,”十一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4%,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最快的五年。其中,2010年全省GDP15902亿元,同比增长14.5%,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十位。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平均增速是9.7%,而中部六省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湖北省14.4%、湖南省13.9%、安徽省13.8%、江西省13%、山西省12.8%、河南省10.8%.。如此高涨的发展速度,刺激了对电力的迫切需求与电力供应的相对不足的矛盾,应是情理之中。 

中部六省的电力资源相对富裕,以前都供给沿海地区。如浙江省,一直依靠安徽的供电。今年安徽自己都缺电,当然就顾不上“兄弟”的感情了。联想年初沿海地区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原因与其十分相似。中部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往都向外输送。沿海企业去招工很受欢迎。近年来,由于中部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就地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到沿海地区打工的人也就逐渐减少。因而形成这些地区用工紧张。 

据此,笔者认为,当前蔓延的用电荒(以及用工荒),表面是能源的供需矛盾,实质是与“中部崛起”密切相关。正因为中部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过去东中部的发展格局,使原来依赖中部资源发展的东部沿海,深感这种“依赖”的脆弱性。 

中部崛起有利于均衡发展,利国利民。但使人不解的是,国家提出中部崛起已有多年,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过许多规划和实施方案,特别是沿海资源匮乏的地区,居安思危是工作之要,况且,这方面的研究咨询机构从上到下也不少,对中部一旦崛起,会带来的影响,有没有足够的估计?有没有提供应对之策?从目前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情况看,只能说是束手无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济发展都有关联性,“触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先行官”和经济保障的电力,为何始终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是电力部门垄断,还是政府缺少预见。 

中部崛起的冲击波,已经震碎了沿海与中部的平衡。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以及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许多区域规划,今后对东部沿海、其他地区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应对?管理部门应多做这方面的布局和预见,提供切实可行的预案。 

如果电荒是个坑,2004年我们已在这坑里摔了一跤。今天,我们又重重地摔在原来的坑里面。明天会不会还继续在这坑里打滚呢?如果在同一个坑里接二连三的摔跤,任何解释都是借口,那只能是制度的原因了。 

2011年5月12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