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首页频道 > 记者空间 >
【记者手记】如此新闻发布会
导语:我问部门经理,我们明天的提问不限于你们列的这些问题吧?他很干脆地说,限于。

刘伟勋/文 某日,参加一家国企下属分公司在外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我按照对方的要求,提前一天赶到外地。晚上主办方请我们吃饭,分公司一位年轻的部门经理做东,他也是第二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

部门经理客气而又坦率,他说这次是分公司头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活动,新闻发布会是此次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他也是第一次组织和主持新闻发布会,没有经验,特意在晚饭时和媒体进行提前沟通。

席间,部门经理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有为每家媒体设计的采访问题,问题宏观而正面,哪家媒体问哪个问题,也有考虑得很周到。例如,他们为一家中央级媒体设计的问题是,在公司的庆典时刻,您的心情如何?

我问部门经理,我们明天的提问不限于你们列的这些问题吧?他很干脆地说,限于。

这意味着,主办方希望我们按照他们安排好的顺序,提出他们设计好的问题。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也已经按照这些列出的问题,给领导准备好了周全的答案。

这些年的采访报道中,我曾多次见到主办方提前安排记者提问的情况,主角大部分是政府部门,但像今天这样规定动作如此细致,还是头一次见到。在政府部门和高层官员们对媒体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一家已经上市多年且身处市场化行业的国企分公司有这样的举动,多少有些让人吃惊。

如果我们都按主办方的安排照本宣科地读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我们变成了演员而不是记者,我们的采访和领导的答问,俨然变成了一场秀。

我能理解,作为分公司,他们希望北京总部领导参加的活动能够万无一失,部分原因是这位部门经理和他们分公司的老总,在目前职位上待的时间都不算长。

第二天上午,我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提前半小时来到新闻发布会的会场。部门经理交给我们每人一张纸条,嘱咐我们按照纸条上的顺序和内容提问,没有拿到纸条的媒体则不能提问。

部门经理还客气地要求,要将稿件发给他们公司的同事确认后才能发表。

过了一会,北京总部领导和分公司老总入场,和媒体热情地握手打招呼。看得出来,总部领导不像主办方那样紧张,他在开场白中说,大家不要拘束,“你们轻松一点,我们也能轻松一点。”

总部领导对站着主持发布会的部门经理说,你坐下来,你也可以提问。

采访中,大部分媒体,尤其是当地媒体都按照主办方事先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某中央级媒体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果然是,在公司的庆典时刻,您的心情如何?

好在总部领导很是坦诚风趣,回答问题也很中肯,让看上去宏观正面的问题有了实质性的内容,其中不乏这位领导的一些个人情结和苦衷。与总部领导相比,分公司老总则显得有些中规中矩。

整场发布会下来,大部分媒体都按照事先计划好的问题提问,但也有一些“意外”。例如,一家香港媒体的驻站记者尽管没有拿到纸条,也获得了提问机会,问了两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此外,包括我们在内的几家媒体,在规定动作之外还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幸运的是,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总部领导的详细解答。这位总部领导,属于国企中有经验、有想法又敢说的一类领导,这样的领导很受媒体欢迎。

不过我们在正式采访中最常遇到的,更多的还是富有表达艺术但缺乏实质性内容的领导,尤以国企和外企高管居多。

印象中最极端的一次经历是,一位国企领导接受采访时,无论记者从哪个角度提问,他都照本宣科地读出事先准备好的同一个答案。我清楚地记得,一场新闻发布会下来,这位领导把相同的内容一字不差地重复了至少三遍。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