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生活方式 > 文化 >
“无盐”的革命——盐商和盐官们的生死际遇(上篇)
导语:盐商无盐,则家道败落,民无盐则无命,必奋起革命,归结一点:无盐的革命。

图门巴雅尔/文

序言

圈定“革命”这个词作为文章题眼,笔者颇费一番心思。“革命”在《周易》中是“革旧鼎改天命”,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意思。而现代的“革命”一次来源于英文“Revoluton”,本意乃“旋转”,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为“革命”。

文中所列数的人和家族,在世道变迁中的起起伏伏:原本乡野村夫、市井无赖 ,因缘际会,历尽艰辛,改朝换代、称霸一方或者富甲天下,然而基业不寿,子孙命运多舛,恰如曹雪芹自述,从“钟鸣鼎食”之家,一落千丈,“瓦牖绳床,举家食粥”。 “革命”一词涵盖“革王朝之命运”和“革家族之命运”,所以,恰如其分。

而一切革命,都离不开那位“白色精灵”——盐,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盐,是他们永远走不出的命运背景,王朝盐政清明,朝廷、盐商和百姓各得其所,便可相安无事;一旦盐政腐败,朝廷、盐官贪得无厌,官逼商,商逼民,盐贵伤民,民铤而走险,最终揭竿而起……

国无盐课(盐税)则国将不国(盐税是历代王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盐商无盐,则家道败落,民无盐则无命,必奋起革命,归结一点:无盐的革命。

私盐贩子的胜利日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中国科举制度历千年,两次最严重的错误是将两个人拒之门外,此二子日后几乎让江山易姓,他们一个是黄巢,一个是洪秀全。

黄巢在诗中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痛快杀敌,喜迎胜利的激情。一个“待“字力重千钧,意味深长,他热烈等待的是一个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特殊日子,而且这个日子的到来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一样指日可待,并非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这个“时序”便是李唐王朝的气数殆尽。

中国几千年来绝大部分时间内,盐业是由官方专卖的。唐王朝末期为财政需要,无限制提高盐价,盐的零售价格要高于产地价格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盐价虚高,偷偷贩运私盐利润极为丰厚,于是私盐贩子队伍急剧扩大。虽然唐王朝严禁私人贩盐,对私盐贩处以重刑甚至极刑。但由于盐价过高,私运有非常可观的利润,铤而走险者仍然大批涌现。官军的围剿、追捕,使私盐贩子的反抗力度也不断提高,他们组成武装,“多结群党,兼持兵仗劫盗及贩卖私盐”。

黄巢是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人,祖孙几代相沿以贩卖私盆为业,读过书,能骑善射。他曾组织过武装盐帮,同唐政府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斗争。他对唐朝的黑暗统治,早有无比的仇恨,立志要推翻唐王朝。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另一位私盐贩子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

对于黄巢等辈之所以能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前辈范文澜先生曾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时“朝廷出卖官盐,豪强出卖私盐,都是大利所在,双方斗争非常剧烈。凡是贩卖私盐的人,必须结交一批伙伴,合力行动,又必须有计谋和勇力,足以对杭盐官。贩私盐的规模愈大,这些条件也愈益具备。黄巢就是这样的一个贩私盐者,一旦与起义民众结合,就成为有能力的首领。”


黄巢攻占长安后,唐僖宗被迫出逃,到了蜀地。黄巢起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藩镇打着剿灭起义的旗号,招兵买马扩充地盘,趁机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最先成功的居然还是两个私盐贩子:前蜀高祖王建和吴越武肃王钱鏐。

王建(847—918年7月11日),字光图,关于他的籍贯,一种说法是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另一个说法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西)人,在重视姓氏和籍贯的唐朝,即便是末年,连自己的出生地或者父祖时居之地都模棱两可的人,可见出身是何等贫寒。史籍记载,此徒“少时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后参军入伍,投奔了忠武军节度使(治许州,今河南许昌)。

唐僖宗为避黄巢起义军兵锋而逃奔成都,王建率兵入蜀,被号为“随驾五都”,归宦官田令孜指挥。令孜认其为养子。将皇家禁军——神策军拨出一部分归王建指挥。另一位宦官杨复恭也掌禁军,不信任王建,外放王建到偏远的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通江县和万源市部分地区)做刺史。王建招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组织起800人的队伍,逐步扩大地盘,占领成都西、南诸州。大顺二年(公元891年),攻占成都,杀死对他有提携之恩的田令孜。乾宁四年(897年)占有东西两川之地。天复二年(902年)取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区)。天复三年(903年),唐封王建为蜀王。王建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割据蜀地的基础稳固。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唐末拥兵两浙,统十二州,封吴王、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自称吴越国王,在位四十一年。这个人自小就具有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史书中称钱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童年与小伙伴玩耍,钱鏐坐在大树底下的石头上,指挥其余孩子们,像号令一支军队,方法有度,那些孩子们还都挺惧怕他)这样的人长大后被私盐贩子看重,推举为领袖是很自然的事情。

临安县许多青壮年汉子都愿意跟随钱镠,县录事(唐代基层官名,相当于现代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钟起有几个儿子,也都跟随钱镠。钟起大怒,不许儿子与钱镠为伍。这些儿子不买老爹的账,偷偷溜出去,依然跟着钱镠一起外出贩盐。

这时有位江西术士找上门来。史书记载,“豫章人有善术者,望牛斗间有王气。牛斗,钱塘分也,因游钱塘。占之在临安,乃之临安,以相法隐市中,阴求其人。”

豫章是古郡名,即今江西省,这是比较广义的说法。狭义而言,豫章是指今天南昌地区一带。这位江西术士很有意思,他认为二十四星宿中处于东南方向的牛宿和斗宿间有王者之气,而牛宿和斗宿对应地下为钱塘地界,于是他不辞辛苦追寻而来,到了钱塘后,目标缩小,来到了临安。

江西术士和钟起原来有些交情,他私下对钟起说:“此地有贵人,但我在县城中已经寻访多时,还是不见踪迹,看钟君的相也可算贵了,但与真正的贵人相比,还是差之甚远。”

于是钟起置办酒席,将县里有头有脸的所谓贤豪之士全部请来,让江西术士暗中一一观察,术士认为皆有差距,不足以当贵人之相。

一天江西术士路过钟起家,正巧钱镠也从外进门,见了钟起,返身而走。术士一见钱镠,大惊而言:“此真贵人也!”钟起大笑,说道:“先生莫要看走了眼,这算什么贵人?这是我家隔壁姓钱的小子。”江西术士回答:“不差不差,正是这位。”术士召来钱镠,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对钟起说,“君之贵者,因此人也。”又对钱镠说:“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您骨骼神奇,将来必定会成为君主,希望您留意自省,不要忘记我的话)术士说完向钟起告别道:“我寻访贵人,没有什么欲望,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法术而已”。

第二天,江西术士飘然而别。从此以后,钟起对儿子解除禁令,放心地让儿子们跟从钱镠,还不时拿出钱财周济钱镠。

依我看来,所谓“王者气”,“天子气”可能是扯淡。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气质却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有“才子气”“侠士气”“书生气”“无赖气”“君子气”“恶霸气”等等。

钱镠可能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打动了江西术士。

有的人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成竹在胸,举重若轻,运筹调度,镇静自如,很有定力、气度,这可以算是一种“领导者气质”或曰“领袖气质”,任是掩饰也掩饰不了。

江西术士当年看钱镠,可能也是看出了钱镠的这种“领导者气度”。

这位江西术士“慧眼识英雄”。钱镠起事后,屡战屡胜,先是依附石鉴镇将董昌,击败作乱的浙西裨将王郢和清除浙东的黄巢军。接着又消灭越州(今绍兴)观察使刘汉宏。董昌自立为帝后,朝野震惊。钱镠奉当时朝廷诏令率领本部人马征讨董昌,将董昌诛灭。至此吴越之地为钱镠尽有。

唐朝政府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封其为越王。等到,朱温建后梁,钱鏐始封其为吴越王。请留意,我们上文提到,天复三年,王建被唐封为“蜀王”,也就是说这两个私盐贩子出身的军阀,前后脚地称王称霸,割据一方,而这些从某种意义上均拜另一个私盐贩子黄巢先生所赐。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