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抗击通胀
导语:

在CPI不断走高的经济环境下,抗击通胀已是从管理层到普通百姓都在热议的焦点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者,通胀是隐形税负,削弱了其实际购买能力,对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而言,通胀对其组合的回报构成伤害。 

无论贵金属、农产品还是石油等实物商品,价格变动均与通胀关联度较高,对这类资产的投资本质上是获得了实物资产的索取权,而这种索取权是不会随着信用货币的贬值而降低的。所以,人们历来在通胀时期倾向于“囤积”实物资产而抛售货币等信用资产。即便是机构投资者,现在也越来越注重组合中实物资产配置的价值和意义,耶鲁、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等美国顶级机构投资人均在其组合中配置了相当的实物资产。 

目前,国内投资者缺少低门槛的途径投资大宗商品,而股票市场由于二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在短期内也难以承担这个责任。受国内政策和市场方面的限制,国内公募基金尚缺少以直接抵御通胀风险为主题的产品,无法为投资者提供相关保护。在QDII中也较难找到完整面对通胀的针对性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博时基金近期推出的产品——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博时抗通胀基金在产品设计阶段便对国内CPI进行了因子分解,以不同部门的资产配置分布来有效抵御通胀影响。其投资范围主要是各类具有抗通胀主题的基金,包括贵金属ETF、大宗商品指数ETF、通货膨胀保护债券ETF等资产。 

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标普高盛贵金属类总收益指数收益率×20%+标普高盛农产品总收益指数收益率×30%+标普高盛能源类总收益指数收益率×20%+巴克莱保护债券指数收益率×30%。 

同时,基金管理人会根据全球宏观经济周期、各国货币政策、中国通胀形势等综合因素,进行战略、战术两个层次的资产配置,灵活调整各类资产比例。该基金借助于国际市场各种实物商品挂钩的ETF间接投资,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配置一篮子资产,并通过债券型基金投资于通胀保护债券(TIPS),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专业、合理、低成本的投资工具,来抗击通胀环境中货币实际购买力缩水的风险。从管理费和托管费率的分析也可以发现,该产品费率低于同类型产品。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资产的保值是增值的基础,维护实际购买力水平的需要高于投机性需要,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考虑利用合适的产品进行长期保值型投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