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首页频道 > 记者空间 >
【两会手记】偶遇李毅中
导语:采访过程中,一位记者在给他拍照时,不小心资料掉了,李毅中低下头想去帮他捡起来。

张向东/文 遇到李毅中是在33日的下午,政协开幕会议已经结束。我在铁道大厦等待经济界别的大佬们。久等不见人,正在无聊地翻看门口摆放的报纸,一抬头看见了同样刚刚走来翻看报纸的李毅中。

问了几个问题,他谈到的总是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他不满意过去几年工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他举例时提到了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他说这是涉及到地方利益的问题,地方没有能够转变“唯GDP”论的政绩观念,而整个国家也对GDP和经济增速看得过重。

当他得知,当年他辛辛苦苦向总理要来的每年200亿技改资金今年有可能被大幅削减至100亿时,大感失望。他说,这个导向就是不对的。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工业,难点在企业,不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而只是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是长久不了的。

提及他逐步搭建起班底和上到下的全国工信部门体系时,他时而微笑,时而沉默。他说,他对工信部依旧充满期待,他希望工信部能够有更多的实权。他说,中国处在一个工业化的发展期,还要在加速发展。因此对工业的管理不能弱化。这三年工信部基本算是组建起来了,但是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李毅中评价他在工信部的三年说,经过艰难爬坡,很多职能逐步到位,一些职能没有到位,还有一些职能还没有赋予。中央提出来,要坚定地执行大部制改革,工信部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他无法比较,眼下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以前工信部部长,两种身份的变化。他诚实地说,“我刚到政协来,前几天接到通知要来出席政协会议,因此没有什么大的体会”。

在我看来,最直观的差别,可能就是他的着装了。担任工信部部长职务时,李毅中在出席像全国两会这样的正式场合时,一般都是正装出席,身边总是会有拎包的、拿衣服的,现在他只身一人、穿了一件普通的大衣,拉链敞开,一手拎包,一手拿着刚刚随手拿起的几份报纸。在铁道大厦进进出出的政协经济界别委员中,他的穿着很是显眼。

在采访过程中,他很乐于和记者讨论工业的问题、信息化的问题、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问题。回答问题时,他会专注的盯着你的眼睛,而不是像其他的政协委员那样,飘逸地撒过围观的记者群。

我们的采访,几乎没有被其他的上来搭讪的政协委员打断。一位同行在给他拍照时,不小心采访资料掉了,李毅中首先低下头想去帮他捡起来。

后来进行了十多分钟后,几位记者围了上来,加入采访当中。驻地工作人员为他解围,也为了维护电梯前正常的同行秩序,为他摁开电梯,这位工作人员看着他的证件说“李委员,电梯来了”。

他步入电梯后,我向他说“李部长,多保重身体。”他特地开了一下即将关上的电梯,对我说,“谢谢”。

他已经不再是几个月前的那个工信部长了,但他还是李毅中。

相关报道:李毅中:调结构应首先调“唯GDP”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