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公司观察 记者 李丽 刘翔 现如今,网络剧正在改变着视频网络以点击量来换取广告费的生存模式
还没看过“老男孩”吗?那你可就太out了。像病毒一样,这部网络剧低调而又势不可挡地在互联网上飞速蔓延开来,目前它在“优酷”上的点击量已超过2000万。
“老男孩”引起无数70、80后强烈共鸣的原因或许在于,它把这代人的记忆拉回了青春骚动期——迈克尔·杰克逊的霹雳舞、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俄罗斯方块游戏机、卡带和随身听、回力鞋、板砖……结尾,两位“并不年轻”的男人吟唱着:“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在某个瞬间,你肯定会被某句歌词击中,然后“内牛满面”。
而擦干眼泪后你要知道,现如今,网络剧正在改变着视频网络以点击量来换取广告费的生存模式,而其他类型的公司,甚至也嗅到了这里的价值。
2010年12月4日,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之路”的论坛上,有人问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有没有看过“老男孩”这部电影,为何目前这样励志的电影很少有人拍?
王长田这样解释:“目前我们一年的电影产量在500部左右,只有100多部可以在大屏幕上问世,而这100多部电影,目前情况下都是以商业片为主。”对于王长田的解释,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也非常认同:“目前我国的院线资源是稀缺资源,很多电影拍出来根本进不了院线,只能卖给电视台和网络,从而拿回一些成本。”
“11度青春”的监制、“优酷网”原创影视总监卢梵溪做电影有十几年了,他深知,年轻导演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他们不缺钱,不缺想法和创意,而是缺乏一个平台”,院线追求卖座,制作公司要承担风险,不是每个导演都有机会的,而网络剧,恰恰给予了像肖央这样的年轻导演一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
“老男孩”是优酷“11度青春”系列电影计划中的一部短片。该电影计划是指由11位新锐导演执导10部“命题式”的电影短片。这些导演都在从事影像工作,但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又有自己的一套,比如张亚东隶属音乐界,“筷子兄弟”是广告导演,沈严是电视剧导演,方刚亮是商业片导演,尹丽川是独立导演,而皮三混迹于动漫界。
在做“11度青春”系列短片的时候,“优酷”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合作者——中影。据了解,新媒体电影的计划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其掌门人韩三平一直支持多种电影模式的探索。所以,当“优酷网”主动找上门时,双方一拍即合。
“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拍摄之前,就拉到了雪弗兰克鲁兹的赞助。但是,这个电影计划要求投资的视频短片控制在12分钟左右,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表现出原剧本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花光投资方的钱后,肖央毅然决定,自掏腰包,坚持将电影拍完。这样,才有了42分钟的“老男孩”。
网络剧扩展了影视作品的发行渠道,再加上影视作品版权费的疯长,以及网络剧带来的高效益,想进入网络剧市场的不仅仅是优酷、土豆、酷6等这样的视频网站,还有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甚至连蓝色光标(下称蓝标)这样的公关公司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据了解,2009年初视频网站播出热门影视剧,一集成本仅3000元左右,但第二季度已涨至3万元。到今年初,新版《红楼梦》网络版权已卖到20万元每集。一路飙升的版权费用,令网站购买影视剧的成本大幅增加。一位网站负责人介绍说,网站自拍网络剧不仅可以在广告植入上获得收益,还可以减少购买版权的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据蓝标副总裁熊剑介绍,蓝标一部讲述职场白领生活的网络系列剧将在年底上映。这部与百度合作的网络剧,主要讲述各行各业的职场百态,1个系列10集,每集10分钟。“之所以考虑网络剧,是因为导演只能利用艺术语言,而客户则理解商业语言,网络剧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将两种语言结合起来。”熊剑说,目前蓝标的这一系列剧已经在前期收回了成本,并略有盈余,“与网站相比,虽然蓝标在拍摄网络剧上没有播放渠道优势,但是我们离客户更近,更懂得客户的需求。而且我们会跟网站去谈合作,从而保证我们的网络剧有多个渠道可以播出。”
熊剑介绍说,网络剧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剧本已经前期写好,根据情节来将客户的产品植入其中,另一种就是直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网络剧。“老男孩”就是前一种形式,而从目前来看,后一种的需求则更加旺盛。
对于时长只有十几分钟的网络剧,“土豆”显然要走得更远一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购买别人制作好的作品靠点击获得厂家的广告费了,这种产业链末端的购买方显然已经分不到产业链上的更多利润。
据了解,“土豆”在2010年5月成立了一个自制剧部门,并开始了“橙色盒子”计划,专门负责拍摄工作。“土豆”把他们自己的作品直呼为“自制剧”,因为他们得投入更大,不仅像一般的电视剧那样来进行制作,发行上也只是放在网络上,还会与其他一些新媒体,甚至电视台进行合作。这些自制剧在策划前期就引入了赞助商。比如,目前“土豆”正在播放的《欢迎爱光临》就为百威啤酒的“劲檬”进行了植入,基本上覆盖了成本。
Q/A(F=Fast Campany Z=张菁)
F:帧舞传媒如何参与到《老男孩》的制作呢?
Z:我和肖央本身就是好朋友,之前一直在电视广告和新媒体短片领域深度合作。这次“11度青春”系列电影计划找到肖央后,他就拿着《老男孩》的剧本给我看,拜读之后,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可遇不可求!这片子出来肯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就这样,没有迟疑,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公司上下全民皆兵,片中的许多角色都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像客串配角里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被网友称作“烤串哥”的郭一非,他就是我们公司的制片。
F:《老男孩》成名前,帧舞传媒在做什么类型的内容制作?
Z:传统媒体方面,我们一直在做TVC(电视广告片)、企业宣传片。比如中国邮政、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信国安酒业、安利、intel、宝马汽车、大众汽车等都是我们服务的客户。新媒体方面,我们和一些国内优秀的视频网站有深度合作,坚持做最好的内容供应商。就像《老男孩》,我们宁可自己垫资,也要制作出最好的内容呈献给受众。正是这份对做优秀内容的坚持,让筷子兄弟和我们能够持续默契地进行深度合作。
F:这是帧舞传媒第一次参与“网络自制剧”的制作吗?
Z:我觉得“自制剧”这个名字不太贴切,应该叫做新媒体电影。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做新媒体内容。在《老男孩》之前,我们已经制作过多部新媒体短片,主要以病毒传播的形式为主,但是像这部影片,42分钟的长度,完全按照电影和影视广告精细、严格的制作标准来完成的,对我们来说确实是第一次,在当前新媒体内容中也是史无前例的。只不过院线变成了视频网站,票房变成了点击率。到目前为止5000多万播放量、打破优酷纪录的评论量,是对这种模式最好的肯定!所以我们今后会投入更多精力去做这种类型的新媒体电影。
F:《老男孩》火了之后,有人找公司合作吗?
Z:有。目前有意向投资、合作的朋友确实不少,但我觉得,现阶段真正要做的,是静下心来继续创作更好、更给力的剧本。
F:你在《老男孩》里的评委形象给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借用你的台词,“你们觉得你们能红吗?”
Z:我们确实已经红了,但是新媒体电影这种形式会更红。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里,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体平台的新媒体电影会迅速发展、成熟。它不受院线电影地点、时间等限制,收看自由,最主要的是可以与网友互动。要是说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是无线领域。比如现在50%以上的3G移动终端内置了优酷的客户端,随着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传播将会是革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