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平平 国家统计局上午发布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之所以10月CPI超预期,与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预期有关。
他表示,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10月份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主要的原因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有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盛来运表示。
他表示,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在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
“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是多发、重发,10月份海南还在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