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快公司 > 公司 >
比克电池:与强邻赛跑
导语:

在比亚迪因获得股神巴菲特投资,与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结盟电动车而风光无限之际,同在深圳、生产基地与比亚迪毗邻而居的电池企业比克开始在电动车领域有所斩获,与奇瑞汽车签订电动车动力锂电池供应合同,获得台湾裕隆汽车的订单,与吉利等多家国内车企进行密切接洽。

发展路径上靠“跟随战略”快速发展壮大的比克电池习惯于与强邻做伴,最初进入手机电池领域时,比克选择国内电池企业聚集的深圳,与国内电池龙头企业比亚迪为邻。而进入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时,比克选择在天津设厂,那里有同为国内电池企业三巨头之一的天津力神,而且天津力神在车用电池领域声名响亮。

电动车决胜负

不久前,比克电池对外宣布,其天津分公司与奇瑞汽车签订供货协议,比克将在今年向奇瑞汽车提供110组车用高功率动力锂电池。

这笔供货合同量虽不大,但对比克电池意义重大,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后有可能为奇瑞汽供应大批量车用动力锂电池。比克电池首席执行官李向前表示:“这是公司在电动车领域发展的里程碑,证明了公司产品的高品质。”

这并非自我吹嘘,迈出这一步表明比克电池在车用动力电池的业务拓展方面抢占先机。相较之下,另外两大竞争对手在车用动力电池方面的业务突破不如比克电池来得实在。规模最大的比亚迪,虽然与奔驰签订合资协议开发电动车,与大众、上汽集团均签订合作意向,有望为这几家国内外车企巨头提供电池,但目前这些合作协议尚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带来实质的订单。另一电池巨头天津力神虽然与哈飞汽车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计划小批量出口美国。但对电池企业来说,能给奇瑞这样关注度高的大企业供货显然更受关注,而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旗帜企业,是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的重点参与企业,这意味着更大的订单。

近年来,由于手机电池与笔记本电池生产企业增多,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电池企业纷纷谋求转型。而近年来日渐升温的国内外电动车热,则让谋求转型的电池企业看到了新希望。“电动车行业带来的机遇绝对不比手机、笔记本行业带来的小,很可能左右电池企业今后的行业地位,抓住电动车的机会才有明天。”一家电池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国内电池行业龙头老大比亚迪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军汽车领域。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对外解释这次转型时称,“电池已经不好玩了。”比克电池也在2006年正式开始车用动力电池的研发,2008年,比克电池投资3亿美元,在天津建设动力锂电池工厂。同一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IT行业需求大减,成立后业绩、盈利一直保持连年翻倍的比克电池当年11月份的订单一度下降近50%,并从此进入长达两年的亏损期。

这些因素,都促使比克电池加快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尽管目前国内车用动力电池技术标准尚不完善,产品规格、充电接口等问题困扰着电池企业,电动车尚处于示范阶段的整车企业并无大量订单,比克还是与奇瑞、吉利、台湾裕隆汽车等整车企业进行合作。目前,比克已经得到来自奇瑞、台湾裕隆的订单。

在今年第三季度年报中,比克电池表示由于电动车用动力电池需求强劲,今年第三季度比克动力电池(包括电动工具)的销售收入比上一季度翻了一番,达到70万美元。

李向前预计,下一季度车用动力电池的业绩还会有较大增长。“尽管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产品竞争激烈,短期会影响公司毛利润,但我们在其他毛利润较高的产品领域已经取得良好进展,如电动车与电动工具。我们公司开始进入成长阶段。”

跟随战略

2001年成立,短短八、九年时间成为国内电池龙头企业之一的比克电池,是商业竞争“企业跟随型战略”的成功实践者。

当初公司创业者李向前创立公司时,不仅把公司设在电池企业聚集的深圳,工厂也选择在与比亚迪电池工厂一公里之隔的地方,甚至连生产线采用大量人工、少量设备控制关键工序的生产方式也完全效仿比亚迪。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筹资16亿港元,为日后向汽车行业拓展准备好了资金。比克电池在发展遇到资金瓶颈时,也通过建立上市融资平台解决。2005年比克电池通过反向收购登陆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BB)。通过私募方式融资1700万美元(合1.4亿元人民币),解决了公司快速扩张过程中的资金渴求。随后比克电池转到门槛更高的纳斯达克股市,在2008年公司业绩下滑的艰难时刻,比克借助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身份,在华尔街募资2000多万美元,解了燃眉之急。

和最初进入电池领域一样,比克电池并非车用动力锂电池的最早开发者。比克2006年进军车用动力电池时,比亚迪已经开始在车展上展示其双模电动车。天津力神则一直是国家863计划电池开发的参与单位之一,在科技部的专项资金支持下开展车用动力电池研究。

这样的发展路径,和比克电池的身份背景有关。没有比亚迪那样高的知名度,能够获得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并因此颇受资本市场追捧,也不像天津力神有政府背景,由财力雄厚的国企做股东。民企比克电池的资金来源并不充裕,因此在投资上也非常慎重。2008年比克投资3亿美元建设天津动力电池工厂,日产量35万个电芯。相较之下,另外两家竞争对手的投资手笔要大得多。而天津力神则获得股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0亿元的投资,建设20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比亚迪在广州惠州建设的电池生产基地同样投资50亿元。

不过,缺钱并不意味着比克在研发上落后于人。不在国家863计划电池研发企业之列的比克电池凭借“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2008年入选国家863计划,进入电池研发“国家队”。

“跟随者”并非永远甘当“第二”。从比克电池近期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一系列拓展上看,这家很有活力的年轻企业同样希望借助电动车发展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