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今日媒体 > 世界观 >
逝去的预言家
导语:99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在其出生地巴黎去世。

记者 李静 99岁高龄的莫里斯?阿莱(Maurice Allais)在其出生地巴黎去世,他曾获得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视为20世纪后半页最有远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曾把华尔街形容为“名副其实的赌场”,对于银行业和股票市场中那些最终导致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做法,他很久之前就发出过警告。

晚年时,他曾对自己心目中全球化的危险进行警告,对世贸组织(WTO)也颇多微词。他曾撰文称“全球化只对跨国公司有利”,并认为一定程度的国家保护主义往往是合理的。

1987年股市崩盘前夕,阿莱曾将当时的全球经济与1929年大崩盘之前做过如下比较:“获利的期许、狂热的投机,以及信用机制中由此产生的潜在不稳定性,这是在用短期储蓄为长期投资提供资金。

最近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不久,已经90多岁的他写道:“世界经济完全依托于巨大的债务金字塔,以一种脆弱的平衡互相支撑。这种潜在的不稳定性,从未呈现出过如此巨大的全面崩盘威胁。”法兰西人文院(French Academ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院士伊冯?加塔(Yvon Gattaz)表示,“可以说莫里斯?阿莱预言到了眼下发生的所有事情,无一遗漏。”

更早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表示,如果阿莱的经济学理论能够早一点出英文版,“一代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历程都会有所不同。”萨缪尔森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通过独立研究得出的许多理论,与阿莱以法语发表的著作不谋而合,另一位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爵士(Sir John Hicks)的一些著作也是如此。

阿莱还是一位卓有声誉的历史学家和物理学家,尤以“阿莱效应”(Allais Effect)著称。该理论提出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不足之处,也暗示爱因斯坦抄袭了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洛伦茨(Hendrik Lorentz)以及法国人昂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的成果。

他发明了一座“类圆锥”摆用于研究重力,并发现在出现日蚀的时候,摆的速度会略微加快。他表示,这一现象“在当前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内很难解释”,暗示爱因斯坦的理论可能存在瑕疵。但多数物理学家认为,所谓的“阿莱效应”并不能作为一种结论。

阿莱被称作是唯一获得令人觊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人,不过他的学生杰拉德?德布鲁(Gérard Debreu)曾在1983年荣膺这一奖项,但当时德布鲁已加入美国国籍。

虽然阿莱把自己描述成“社会自由派”(他总是会加上一句“欧洲意义上的自由派”),但他却赞成限制移民,还认为在生活水平差距极大的国家之间,“理性的保护主义不但合理,而且绝对必要”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提出了一种“均衡定价”的数学等式,认为是价格在供需之间建立了平衡。1947年,他又撰文指出,一个经济体的利率不应超过其经济增长率。

1953年,他对人们如何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进行决策的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在他给出的选择情况下,多数人自然倾向于采取的行动,在主流理论看来非理性的,这种情况后来被称之为“阿莱悖论”。

上世纪90年代,阿莱曾是法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反对欧洲单一货币的经济学家之一。但并不是反对单一货币本身,而是认为应等到欧洲成为一个更强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之后。

莫里斯?菲力克斯?夏尔?阿莱1911年5月31日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死在德国战俘营之后,孩提时代的阿莱便帮助寡母料理家中的奶酪作坊。阿莱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了国家矿业管理机关法国国家矿业局(Corps National de Mines)。让他改变志向的,是1933大萧条期间的一次美国之行,他当时亲眼目睹了贫困和饥饿。“我要知道原因何在。我(投身经济学领域)的动机是……给困扰世界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10月9日,阿莱在巴黎郊区的圣克卢无疾而终。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今年早些时候向阿莱授予了法兰西最高荣誉——法国荣誉勋位团大十字勋(Grand Cross of the Légion d’Honneur)。阿莱的妻子雅克利娜(Jacqueline)已于2003年辞世,二人育有一女。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