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文 再一次来到通化断水事故现场,已是凌晨。挑这个点前往,绝非“自愿”和崇高精神,只是地方的保密措施做的十分到位,让我几度无从“下手”。曾经凶猛的洪水已略微平静,河水在漆黑的夜里缓缓流淌。哈尼河桥的一端被“粗壮”的银色大链子紧紧封住,无法通行,桥上摆放着为恢复供水而临时搭建的自来水管道。
“别小看这根管子,”看守夜班的大爷说,它可以恢复全市70%的供水,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喝上了,他也说不清楚。
7月31日,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暴雨袭击了吉林省通化市,不仅造成了山体滑坡、火车被困,也造成公用设施损毁严重。当日10时20分,通化市自来水由泵站到净水厂的4根输水管线全部被洪水冲断,造成市区停水,30万市民断水。事后,通化市委、市政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精兵强将和专业抢修人员300余人,各种机械设备48台,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抢修。
开出租车的李师傅说,每天上下5层买水、提水已经习惯了,一箱矿泉水价格现在是20多元,比之前的40多元相比,已经低了很多。
四天四夜后,有官方媒体称,通化市已恢复供水,“在断水整整100个小时后,吉林省通化市民30多万市民终于等来了自来水。”看到这个报道时,家住通化东昌区鸿康苑的张大爷楞住了,他告诉我,自己住在2楼,听说要恢复供水,在家等了一天,结果喝的还是矿泉水,水管里依然没有半点水。
看守事故现场夜班的大爷说,全面恢复应该只是部分吧,因为很多管道现在还是空的,里面根本没有水,所以不可能全面恢复。
为求证恢复供水的消息,我走访了几个城区和一些密集的居住地,得到的答复却是无水,几处消防栓也显示没水。
大灾面前,我们接受“百年不遇”,也不否认地方政府在应对大灾大难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但并非这样就可以点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