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种工厂
导语:

在敦煌市临近沙漠里冒着烟的工厂。

林俐/文 在敦煌呆了几天,实在对被围栏圈起来,搞得像游乐场般的景点感到厌倦。

试着想象一下,一片壮观起伏不平的沙丘里,人工地铺上木板天梯方便游人轻松的抵达沙丘顶端,之后再坐滑板往下溜,沙丘上方还有小型电动飞翔机轰隆隆的把倒影印在沙漠上,不远处传来饭店歌舞厅的文化节目表演的音乐,确实是结合景点娱乐一条龙式服务。 

但我提不起劲去玩,看景点看到有点审美疲劳,于是今天在城里胡乱转转,想拍一些街景照片,看看市民们的日常生活。 

无意间逛到党河边上,“党河”被称为敦煌的“母亲河”,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一个水库的建设几乎断流,河床几乎完全暴露在外,成了市民扔垃圾的地方。但是数年前,地方政府搞了一个改造工程,把水引到河道里形成一个蓄池般的地段,在河的两岸建设了休闲区,现在被命名为“党河风情线”,是市民晚间饭后溜达闲聊跳舞的好去处。 

但是中午太阳太晒,党河两岸没有人气,只有在岸边上一个小巴汽车站周边的树荫下,稀稀落落地蹲坐着一堆人。我闲着无聊就走过去攀谈。你们是司机吗,不用开工?不是,我们是乘客,等发车时间。都去哪儿呢?到工业园去。远吗?不远,一小多小时左右就到了,在市郊区。 

工业园有什么可逛的吗?这时,跟车员过来了,说工业园可好了。乱七八糟的什么工厂都有,沿途上还会经过葡萄园,棉花园,上车吧,去看看。我被忽悠得二话不说就跟着去了。 

小巴一出了城市主道,拐进了乡间土路后,就开始用扩音器播放音乐,为的是让躲在屋里避开大太阳的乘客们知道班车来了,快到路边上车。不过比较搞笑的是,同一首“祝你生日快乐”的曲调连环式地播放了整整个把小时。 

的确如跟车员所说的般,小巴穿行过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和棉花地,但是38度的气温加上颠簸的道路让我昏昏欲睡,禁不住在车里打起盹来。当我醒来时,发现小巴已经行驶在沙漠上。 

接着就在沙尘飞扬中,远远地看到这里一间,那里一座的土砖建筑物,有的还带烟囱。乘客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在不同的工厂前下车。小巴还是一直在沙漠中行驶,直至来到一片看似比较有规划的工业园区——两排长长的建筑物,隔成一间间的厂房。


工业园里的小店给在工厂打工的人一个方便。

我大约数了数,五六十间工厂之中,石棉加工筛选厂几乎占了大半,偶尔出现一两家小超市和家常饭馆,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路还是沙石路,周边全是一望无际的沙滩,站在两排长长的“工厂”(其实更像仓库)之间,我感觉这个景观有点超现实。

后遇到一位石棉厂的老板,才知道这是个去年才开发的工业园,在规划大蓝图里,以后还要建更多的工厂、仓库、道路、医院、学校,然后种树绿化,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社区。“这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信心满满地介绍。说这话时,他正要从沙漠工业园往城里赶,他说:“太热了,要去市区里的健身馆游泳。” 

敦煌市区里设施很全面,主要有赖旅游业的带动。全市人口18万,但是出租车却有上千辆,宾馆数百家,商场夜市无数,导游近千人,靠的就是游客拉动需求,据官方数字,2007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8.0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我是在逛完工业园才后补功课,得知敦煌的经济规划,有个排比句口诀:“旅游立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 

绿洲只占敦煌总面积的4.48%,农耕地有限,主要种棉花和瓜果。在市区外的乡镇,没有旅游景点的地带,农业还是主要支柱。旅游业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差距可从居民的收入体现出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6元。
而工业开发还是近期的事,围绕着矿产资源如钒、金、铁、钨、花岗岩开采加工,另外还利用太阳能开展光伏发电,但数据显示2007同年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6亿元左右,跟旅游收入相差一大截。 

难怪在敦煌的几天里,遇到的每个市民都自豪地向我推荐各个旅游景点,当地特产和风味美食,每个市民都当起了旅游形象大使,这关乎到生活啊!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