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游子回家的路
导语:

林俐/文 马俊河与相差四岁的哥哥,自小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不折不扣的座右铭,而天天向上的最终目标,按父亲寄予的厚望,是两兄弟们都考上大学,走出民勤。

同样的高压家教下,两兄弟却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老大循规蹈矩,没辜负父亲的重望,完成大学教育后,在另一个省份找到了安稳的工作,后来还把家人接了出去,告别了风大沙多的民勤,褪去了农民的身份。

老二马俊河则在年少时进入叛逆期。喜欢阅读、书法、把玩乐器的他,觉得学校制度没意思,高中没念完就辍学;十七、八岁时,他也离开了民勤,为的却是逃避父亲的管教。

他一边打工,一边远走他乡——浙江、广东、四川、云南都有他的足迹。十载春秋,大江南北绕了一圈后,他却又回到了原点。

我遇见马俊河,是在他年少时曾经逃离的家乡国栋村。这时,他已经把在兰州城里的医药销售工作辞去,回到家乡一年有余;而他的家人早在数年前搬迁到内蒙,剩下他一人独守空屋。

我来到国栋村后,他把家里接待客人的大房腾出来供我使用,又把网络路由器拿出来安装好,方便两人可以同时在不同房间里上网,另外,又经常开着摩托车带我四处转转,引见亲朋好友。这等好客之道,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但他并不是一个话多的人,有点内敛。关于过去那些年来的江湖阅历,以及选择回家的过程,他往往用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应该回来做点事,就回来了。”应该做的事,指的是推广环保工作,缓解民勤沙漠化问题。

他似乎更加适应网络世界里的沟通,在线上聊天时,他用键盘敲字的语速,有时候比说话还快。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虽然隔着一堵墙,有啥事,大喊一声就能听见,但有时候,他却更喜欢在线上和我说话。

他选择回家做事,也和网络有关系。过去的他喜欢泡论坛,像许多愤青一样,经常挂在网上大吐口水;忽然有一天,他厌倦了纸上谈兵,觉得是时候做点实质性的东西,就和朋友们办起了“拯救民勤”的民间团体,组织志愿者到国栋村东面的沙滩上栽植梭梭树治沙。“与其吐口水,不如去种树。”

马俊河站在国栋志愿者生态林里,这片沙化的土地近年来被人工种植了上万棵梭梭树。


民勤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这片在两个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缝间生存的绿洲,长年来面临沙漠化问题,但小时候的马俊河,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生态的问题,觉得风大沙多,就是民勤特色,是常态。

我问他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开始关注民勤的生态问题?还是和网络有关。2003年左右,身在他乡的马俊河从网络上看到关于他家乡沙漠化和生态问题的讨论,有关沙尘暴的危害,和水资源匮乏等课题,他这才觉醒过来。

他开始大量阅读相关资料,自学环保知识和沙漠化对应措施,甚至跑到宁夏、内蒙等地学习治沙技术。同时也开始自修经济学、社会学,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沙漠化问题。

几年下来,他开始想把学来的东西付于行动。2007年,他和在兰州创办“拯救民勤”网站的朋友们,发起了志愿者植树活动,把家乡被废弃的耕地、已经沙漠化的600亩地,承包下来,打算用数十年的时间,逐渐恢复这片土地上的生态,减少沙尘暴对附近庄稼的危害。

那一年,他们组织了城里来的志愿者,拉了一条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到沙地里去种梭梭树,还邀请了国内外媒体来报道;村民们都没有见过这种架势,纷纷出来围观。

之后,这个植树活动,每年春天都举办;而夏天则筹办夏令营,把大学生带到村子里,给小学生们补课,同时普及环保意识。但是所有“拯救民勤”的活动中,村民的参与程度有限。

意识到民勤的问题,必须由民勤人来应对,而村民的参与度有必要提升,马俊河决定回到老家定居,以便和村民及当地相关机构沟通,提高“拯救民勤”的活动范围和效率。

我第一天抵达国栋村时,是村民把我指引到马俊河家里去的,虽然许多村民们依然保持距离,只有在被雇佣的情况下参与生态林的植树活动,但是他们至少知道生态林的存在和用意。也许假以时日,更多的志愿者会来自当地,而不是从城里拉人过来。

马俊河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学们,已经开始参与或资助“拯救民勤”的活动。然而,这样的公益性全职工作,是难以维持生计的。我问他,生活费哪里来?他答道:“在村子里生活,不需要太多钱。”一点小买卖,再加上亲人的理解,足以维持。


 

在国栋村老家里,线上工作的马俊河。

他的生活可以很简单,天天面条素食,最大的日常开支可能是网络费,因为维护网站、线上推广、QQ群联系等是他的日常工作。他把目前这个生活阶段,称为他的“花样年华”。

马俊河的哥哥很支持他的决定。我到国栋村后的第二周,他的哥哥因为出差顺路回来探望。老大说,每次回到老家,都有特别放松的感觉。儿时的玩伴朋友们为他接风,大伙儿聚合在一起,喝酒猜拳聊天,至到凌晨。

做哥哥的,希望在城里挣够钱后,提前退休回到村子里,弄个小菜园,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他打算今年的夏天,带着三岁大的女儿和妻子,回家度假,让幼小的女儿好好的认识家乡。

也许多年后,马家两兄弟,又将共住在一个屋檐下,闲时到可能已经长满梭梭、红柳、沙枣树的生态林里,像儿时般地玩耍。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