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快公司 > 封面故事 >
世博“大脑”的秘密编码者
导语:

 

丑政被世博局信息化部借调过去设计开发软件已有两年多时间。他是天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律软件”)的项目经理,也是世博园区运营指挥系统数据挖掘软件开发项目的总负责人。

问到天律和世博园区的姻缘来历,丑政以他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笑着说,这个问题只能由他老板来回答。天律软件创始人、董事长黄晖对这次合作的来历倒没有讳莫如深:“在开会的时候和世博信息部的人员碰上了,他们有这个需求,我们有这个产品,合作水到渠成。”

听起来很轻松,这机缘巧合的背后却是用天律软件公司的专利——数据挖掘软件马克威的技术优势以及数年来的官方服务积累做铺垫的。这个我们暂且不说,先来谈谈天律软件眼前担当的大事儿——做世博园区运营“管家”。

运营“管家”

4月下旬,天律软件为世博园区运营指挥中心设计的系统正式运行。天律软件为世博园区运营指挥中心设计的系统,是在该公司马克威软件的基础上,为世博园区运营量身定制的一款系统软件。

丑政详细介绍了天律这个“管家”角色所要做的具体工作。简单来说,这个系统和世博园区的指挥业务相关,涉及到日常的业务运作和应急状态处置。日常的世博园区运营管理,包含了交通、物流、客流、活动以及园内的接待、新闻发布等各环节。

整个软件系统包括了辅助决策系统和运营指挥中心后台系统的数据分析两块。

人流预测是辅助决策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其中包含了短时的人流预测、当天各个时段的预测,以及未来3天、7天的中长期人流预测。人流预测是世博园区现场运营工作的基础,因为所有的运营都是在为客流服务。客流的多与少直接关系到运营准备,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下一个时间段会来多少人,明天会来多少人,这决定了整个世博园区工作的调整和计划。

辅助决策系统除了人流预测之外,也涉及预警功能。比如,开园当天的预测预报情况加上现实情况,软件能预测到哪一个出入口会有客流高峰,园区客流的总量会是多少,以及散场时人员出去后对各个交通出入口造成的压力情况,并提出预警。

软件还有针对运营情况的分析。辅助决策系统对各个业务领域的指标进行评级,通过监控这个指标,可以得出对当天运营情况评价的一个量化值,这个值可以用来表述每天的运营管理情况是怎么样的,最后归结为运营的态势分析。

决策系统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掌控,加上分析人员的头脑和业务人员的综合,提供可供决策层参考的信息。丑政说:“世博园区里每天都会有会议,我们的软件统计分析出来的数据,对于会务准备来说是个支撑材料。”

团队支持

后台数据分析平台则包含了园区内的业务系统和园区外上海市的一些市级系统,这些系统的数据会汇聚到运营指挥中心去,它是包括辅助决策系统和运营指挥系统在内的所有世博运营系统的一个共同的数据基础。

软件的设计工作花了一年时间。2008年3月份,丑政首先来到信息化部做系统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着手设计方案。设计方面的用时比较长,2009年9月份,软件设计成功后,天律公司派了一支团队进驻信息化部执行软件的实施工作。

这支团队进驻世博会后,被分派到三个层面辅助世博局业务人员操作软件,包括现场的预备人员、后台的支持人员以及专家组。“现在,预备人员已经开始和世博里的工作人员24个小时轮班倒了。而专家组是我们公司在业务分析、挖掘、统计、马克威软件方面的专家,他们负责支持我们的软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丑政介绍了软件正式运行时的状态。

丑政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公司在专业领域的一个得意应用,特点就是结合了我们马克威统计分析的算法、数据处理的经验和技术,最直接体现的功效就是在预测部分。”

马克威软件,英文名“Mark Way”,天律软件创始人黄晖说,这个词是他发明创造的,意思就是,“一条大路上的标志,可以导航,形象地说明我们软件的作用。”

黄晖,原来是个纯粹的数据挖据学者,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另一所大学教书,用了4年时间拿到了终身教职,却在之后转向了从商的道路,这才有了几年后马克威的开发,以及天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诞生。

小软件大内涵

“我在大学里教书的时候,一星期就两天课,有大把空余时间。而我所在的北卡州是SAS的故乡,我开始接触这个软件,发现这个软件真好,以后世界肯定离不开它。”黄晖说,他对全世界目前最先进的数据挖掘软件SAS,一开始只是从学术的角度有认知,后来有机会在一些大公司任职,兼任一些顾问,这才领悟到,把这个技术运用到一些企业解决问题会更有意义。

这个认知的转变对黄晖的影响很大,他从一个学者慢慢转向企业界,最后,干脆辞去教职。正好当时上海有个代表团来美国,黄晖就顺应人才引进计划回国了。

其实,黄晖在回国之前就已经开始研制、设计自己的数据挖掘软件,回国后,上海市政府引荐了一位天使投资人给黄晖,加上黄晖自己的积蓄,成立了一家注册资本1200万元的公司。随后,他招了整整100个专业技术人员,租下700平米的写字间,用两年半,一分钱没赚,把马克威软件设计了出来。

关于那位雪中送炭的天使投资人,黄晖说:“他是江苏的一个农民企业家,他提供资金的时候说,做不出来当钱打了水漂,做出来了,唯一的条件就是上媒体、上电视得带上他。”说到这里,黄晖笑了,带着学者的天真。

马克威软件的第一个用户是数据分析最直接的用户:统计局。黄晖说,中国所有的统计局用的一直都是外国人的软件,从来就没有用过中国人自己的软件。上海统计局首先试用了一年,年终总结汇报给了国家统计局,报告中说,马克威软件使用效果很好。

国家统计局派出总工程师带队,领着十几个人的专家组将马克威软件从里到外审了一遍,发现确实不错,便也成了天律软件的客户。接着,马克威的威名传到了信息产业部,黄晖被邀请参加信息产业部举办的信息产业化500强企业评比大赛。最后,马克威被列为信息化产业500强企业指定的分析软件。从此,马克威算是得到了官方认可,正式从政府渠道走向企业界。

这次和世博局信息化部的合作,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有“老关系”在信息产业部,他们对马克威有着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目前使用马克威软件的机构包括国家统计局、解放军总参谋部,以及上海宝钢、武汉钢铁、海南航空、上海电信、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等大型企业。

黄晖说,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需要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系统来管理社会。“我认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决策,如何让我们的决策不再是人为地拍脑袋,就需要精细的数据挖据和数据分析工具。我们正好赶上了这个决策革命的机遇。”

问及马克威的市场推广策略,黄晖总结了9个字:“学的会,买得起,用得上。”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