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散记
导语:

记者 言咏 4月26日,20对新人在北川县政府的主持下在吉娜羌寨举行集体婚礼,他们中绝大部分是震后丧偶,重组家庭。

这是一场瞩目的婚礼。婚礼举行的前一天,各地记者云集在附近的安昌镇,以致于这个宾馆数量本来就不多的小镇一房难求。婚礼那天,吉娜羌寨记者比当地人还多,一个个都长枪炮筒,人群中有为数不少的外国记者。

吉娜羌寨的村民也个个关门闭户,出来观看。婚庆场地边上摆了几个小摊,卖羌族特色的帽子、围裙、小背心、手机袋等小玩意儿,生意还不错,不少记者顺手买几样,说是支援灾区建设。

新郎中年龄最大的可能都有六十多岁,盛装在鲜艳的羌族服饰中,胸前戴着新郎的红牌,让你感觉这是爷爷的婚礼。

也有年轻的面孔。有一对新人引起大家的关注。新郎带着他两岁多的女儿一起前来,女孩也穿着漂亮的羌族服装。女孩的妈妈是北川的教师,地震中遇难。新娘的未婚夫也在地震中遇难。在新人排队等候进场的时候,一直由姥姥抱着的小女孩哭着往爸爸那边直扑,姥姥把孩子递给了父亲,所有的镜头刹那间水泄不通地围住了这新组建的一家三口。

场内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有的时候他们哭着要自己已不在的生父或者生母,但转瞬就忘记了伤心,和其他孩子一起嬉戏在红地毯上,玩散落在地的彩纸。

婚礼结束后,20对新人将飞往三亚。

老新郎

因为是政府的主持,场面上少不了感恩情、表决心的套话,看上去很主旋律。不过,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和体味,还是让你有恻隐之心。每一张面庞背后都有悲欢离合,每一个家庭都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破碎,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活下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