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韦贵
2008年12月12日
2008年,中国最流行的一个词汇可能要数“山寨”了。山寨一开始是专指山寨手机的,后来就有了山寨笔记本,山寨汽车,山寨食品、山寨白宫、山寨春晚,现在甚至连因特尔也要与山寨联手合作了。
山寨文化为什么如此流行?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美国学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引爆点》,可以说为山寨文化的流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格拉德威尔归结了流行的三种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当山寨一词刚刚出现的时候,首先是个别人物法则起了作用,这些人包括媒体记者以及对山寨文化感兴趣的人,经过他们的宣传,“山寨”当然在全国开始传播了,然后是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起了作用,山寨一词本身并不能引起流行文化,但当山寨和因特尔、春晚这些附着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它受关注的程度就大大增加了,再加上国内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导致对这一文化现象关注越来越频繁,最终引发了山寨文化的全面流行。
其实山寨文化流行的根源还在于社会结构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结构分层日益严重,贫富分化、二元经济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正是山寨这一词引发了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文化观念上的冲突,表现出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的缺失。可以说山寨文化的流行正式我国社会结构分层的外在表现,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无情的嘲讽。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了中下层民众的利益,更不能忽略整个社会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