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首页频道 > 读者来信 >
读《论中国房地产业(三)》的几点不同意见
导语:读者 白志强 是我每早都要浏览的网站,今天也不例外。当看到中欧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先生的《论中国房地产(三)》的文章时,感觉部分观点不免偏颇。

读者 白志强

2008年9月18日

编辑:

是我每早都要浏览的网站,今天也不例外。当看到中欧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先生的《论中国房地产(三)》的文章时,感觉部分观点不免偏颇。

文中谈到因为房价下跌,房地产业将走向衰落,这是笔者最不能认同的观点。最近笔者先后去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深圳、广州等诸多城市,切实地感受地这轮调整正从沿海向内地渗透。面对这样的市场,既有苦苦求生的,也有蓬勃向上的,最终胜出的企业会是那些确确实实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扎实经营的企业,并会借此机会引领产业升级。

货币化改革后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其庞大的规模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追逐。只要囤地就意味着捧回了聚宝盆,这成为了很多地产商的经营理念。不计成本的融资、不惜代价的扩张、忽略提升管理水平、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空洞的口号,直至强拆等违规违法的丑恶行为……,上帝(消费者)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今天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看上去是宏观调控的影响,实则是消费者在拒绝为不良经营行为买单。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国内其它产业,类似房地产这样的情况很多,尤其是在有行政垄断的产业为甚。

此轮房地产产业的调整,让众多的地产商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房地产业也会向成熟方向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重点将从关注政府关系和融资环境转向认认真真研究市场需求,从贪大求全向追求高效组织转变,实现整个产业升级是未来产业的大趋势。

可见,短期的调整后,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

至于文中说到的房地产投资下滑给相关产业带来的副作用,短期内可能会存在,但不会影响到长远发展。文中特别提到的建筑工人的问题,其实作者如果深入建筑行业调研就会感受到,建筑行业更需要房地产行业那些的产业升级。

房价下跌对于自住需求的购房行为,其个人财富效应影响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对于那些投资可能是严重的惩罚行为,这一点从近期万科杭州降价后,一些投资客的过度反应就可以看出来。房价下跌,那更多不富裕的老百姓可以重新燃起购房欲望有何不好呢?外资购房行为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小了,外资炒楼的目标一般都是5A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况且宏观调控政策对这方面的管制已经是十分严厉的。

以上观点,以刘吉老师相左,敬请指正。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