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雷 如果不出意外,星期六也就是5月17日凌晨,从湖北汉西货运站始发的救灾专列将抵达成都东站。很快,这些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将发放到灾民手中,完成它们1500公里的救命之旅。
这是湖北调运的第一批4400吨救灾食品。从5月13日晚商务部按照地震灾区要求,统一调配食品开始,上海、天津、浙江、河南等省市的救灾物资陆续向成都集结。
成都―北京
5月16日下午,当记者拨通四川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处长计小帅的电话时,传来的是一阵嘶哑的声音,背景声嘈杂。“地震后就没合过眼”,计小帅说。作为四川省商务厅和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直接联系人,计小帅的任务十分繁重。
地震发生不久,计小帅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紧急统计四川受灾地区商务局上报的紧缺物资数据、灾区救灾部队提供的紧缺物资数据,然后与四川省应急指挥中心收集的紧缺物资数据核实,最后汇总上报国家商务部。
千里之外的北京,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也正通宵达旦地忙碌着。此次商务部成立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5个分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物资保障和国际援助组。国际援助组负责国外援助的接洽,物资保障组则负责各地的货源组织和调配运送。
12日晚,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向各地商务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救灾物资的摸底和货源落实工作。“主要是水和方便食品以及照明设备。有了上次雪灾的经验,这次各地商务部门的动作都比较迅速,能和部里做到基本同步。”商务部市运司工作人员说。
13日开始,灾区汇总的数据陆续上报商务部,商务部根据灾区需求紧急通知各地调配物资。“我们根据各地库存情况来协调谁该运什么运多少,在保证灾区的同时也要保证全国市场价格的稳定。”上述商务部工作人员说。
目前,调往灾区的食品等物资主要有三个渠道,最重要的是商务部委托各地方商务部门专款采购的。其次是企业捐赠和地方商务部门自行采购。再有就是四川省内自行采购调运。
“现在没有办法完全统计各地调往四川的救灾物资的详细统计数据,各种渠道都有。”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最新的消息是,5月16日,商务部根据灾区需求组织调运的60吨火腿肠、170万件饮用水、40万吨奶粉已运抵成都。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运力不足,进展缓慢。
北京―武汉
16日中午11时,湖北商务厅市运处处长吴亚平还在汉口汉西火车站的货场指挥搬运工作。“从14日开始抢运物资,我就吃住在汉西火车站了,估计今天中午12时之前最后一趟车能装完,现在第一个车皮已经过了安康了,大概晚上12时左右到成都东。”
电话那边吴亚平的声音显得有些焦急,“我们处的同志都吃住在办公室,4天没有休息了,我们就希望尽快把食品送往灾区,但现在运力太紧张了。”
13日早晨8时30分,湖北商务厅市运处就接到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预先通知,要求做好湖北省方便食品、应急灯具库存的摸底,货物目的地、数量待定。“我们的摸底对象主要是城镇,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库存。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湖北的该类食品可以供应湖北省2493万城镇人口最少3天使用,还比较充足。”吴亚平说。
“但湖北省在应急灯照明设施方面的储备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直接给商务部汇报,建议不要在湖北组织应急灯的货源调配。调配工作最重要的是应对灾情,抢时间最关键。”
14日下午1时,湖北商务厅接到商务部传真电报,要求组织方便食品调运地震灾区。吴亚平立即开始行动,在企业仓库、办公室、火车站之间穿梭忙碌。湖北省此次负责落实和调运的食品是方便面和矿泉水、绿茶,共计4400吨,其中方便面465吨,货源来自于康师傅和统一两家企业在湖北的分公司。
“食品方面是货源充足,主要是如何调运,这也是我们调配工作的重点。”吴亚平说,在接到商务部传真电报后,他立即向湖北省商务厅、省委进行了汇报。
湖北商务厅市场运行处8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组,来到统一和康师傅企业仓库进行督促,要求企业抓紧一切时间,确保货源集中到位。吴亚平同时还在省委和商务厅之间奔波,以明确货物运送、抢运的方式。
运送这些食品,首先是要明确运输的方式、运力。吴亚平设计了三种运输方式,首先是空运,虽然只有4400吨货,但因为食品的体积大,有近7000立方米。“一架飞机只能运送30吨到40吨。这需要110架民航飞机。这个方案不可行。”吴亚平告诉记者。
第二种方案是用汽车长途运输,需要180辆卡车,500人运送。“这个方案不到一分钟就枪毙掉了,卡车要吃油,500人去灾区的衣食住行就够添乱的了。”吴亚平说。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铁路运输。共需要130个车皮,分3列发出。
武汉―成都
确定好运输方式,吴亚平立即向湖北省应急办、铁路局应急办发出请求,要求支援,同时联系武汉其他商贸、物流配送企业的汽车运货。“我们跟康师傅、统一以及物流配送企业都谈好了,现在把价格这些都搁置下来,救人最要紧。企业也很支持。”吴亚平说。
他还要督促企业确保商品的质量。“商品必须要保质保量,要是这方面出问题,我们被枪毙都没话说啊。”
14日晚6时20分,吴亚平接到铁路局电话,告知车皮和装车车站都已经落实。在企业仓库开始装车之后,吴亚平立即赶到汉口汉西火车站,开始和铁路方面沟通,对列车进行编组。
晚8时10分,第一批短途运送货物到火车站的汽车从企业仓库出发。8时50分,第一批货物运抵火车站。15日晨第一列满载救灾食品的列车驶出汉西火车站。
因为铁路比较拥挤,如果不出意外,最快在17日凌晨,第一列装载800吨水和方便面的列车能到达成都东站。“下一步的调运计划,部里还没有给我们下达,但我建议一定要和相关部门协调好,确保物流配送,不要在路上耽误时间。”吴亚平说。
远在成都的计小帅在等待着这些救援物资的到来。他说:“地震发生后前两天的食品主要来源是省内各地调运,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但随后就需要各地物资迅速调入支援。”
计小帅说他们现在能做的是尽量满足一人一瓶水一袋方便面,确保不饿死人。
“我们随时和各地商务部门保持联系,明确物资到成都的时间。”这些物资到达后,计小帅会立即与交通战备办公室联系,由他们负责配车到车站组织提货。提完货之后,把物资统一送到配送中心,然后由民政部门和救灾部队统一领取,发放给受灾群众。
记者了解到,由于交通不畅,很多地区的食品供给都是由飞机空投下去的。随着交通情况的转好,下一阶段的食品发放将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5月16日下午4点记者再次拨通计小帅的电话,他已经忙得没时间接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灾区救灾食品基本还是四川省内自行采购和调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形势严峻,水和方便面已不能确保按一人一份比例配发。四川省商务厅人士说,希望商务部加大协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