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天
导语:这一天我与刘波共专访三次,听了四个分论坛和参加了一个主论坛。

昨天(4月10日)晚上房间空调好像坏了,房间很热,折腾到凌晨一点才躺下。

今天早8点10分,班车到了主论坛会场,顺利通过了安检。虽然是早晨,依旧在同时进行几个论坛,早上8点到10点30分有两个分论坛,一个“绿色能源——政府和企业合作”,另外一个是关于电信的持续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今天早上起来习惯性绕会场一圈。感触最深的就是台湾萧万长一行人备受关注,从昨天晚上到11号下午,只要这些人出现的地方,就有大批的媒体记者包围过去。事后与台湾媒体记者聊天,他们说这次台湾媒体之所以过来80多个人,主要原因就是萧一行人过来,“如果萧他们不过来,我们就不来了。”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似乎受到一些冷落。早上8点多,我在电信论坛门口,看见一些韩国人。看日程安排知道论坛有韩国SK高层演讲,我估计是韩国SK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等待入会场。要知道平时电信论坛,这些企业高管肯定会被众星捧月,但在博鳌好像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

这一天我与刘波共专访三次,听了四个分论坛和参加了一个主论坛。

总体上第一体会是外资对中国十分看好。在北京,我们会经常谈论国内宏观经济方面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来到论坛的外资似乎都不谈这些问题,他们都十分看好中国市场,而且认为中国市场会给他们带来更大机会。

我对塔塔集团的专访进行一半时,其中一位受访者匆忙离席,据说要参加另外一个会议。我的第二个体会是,每个国家企业领导人的日程都安排十分满。他们的行动有三个目标:第一,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拓展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第二是与中国政府和中国地方政府官员交流和沟通,获取商业信息,比如我们晚上采访的德勤负责人就说他们经常与中国政府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第三则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比如我晚上与一个TCL的负责人聊天,他说晚上九点李东生还要与飞利浦领导人进行交流,“他们是很好朋友,”他说。

相比其他讨论主题,气候问题是此次论坛的主要焦点,从论坛讨论论题的热烈程度就可以看到。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外资和内资企业已经从气候问题中嗅到了商机,否则不会有这么多大型内外资企业如飞利浦、塔塔、沃尔沃、猛牛、新希望等都积极参加这次会议。

从11点开始仍旧有两个分论坛,我比较感兴趣是金融改革和创新:风险和机遇的论坛;而刘波去了另外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坛。

金融论坛上参会者有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工行银行行长姜建清、瑞银投资、美林集团、中信集团等金融集团主要负责人。会议的关注点被集中在次级债问题,可以说,这次讨论是管理层和机构对美国次级债反思比较大的一次争论。会后,一些台湾和外资媒体说,他们认为目前中国领导人已经相当具有开开放性和领导力,超过他们想象。不过我还是有些遗憾,因为我们一个金融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企业是可以通过亏损来买经验的。

下午2点30是主论坛开幕式,考虑安检人多,论坛主办方第一天就通知:媒体要在一点之前完成安检,匆忙扒点饭我们就去了主会场。

2点30分主论坛开始,这是每届博鳌论坛中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历年都会邀请各个国家领导人和企业高层参加,本届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加上萧万长的到来,所以会议备受关注。

关于胡萧会,随后问台湾一家电视台的记者,他告诉我,他们都没有进去采访,“除了见面握手可以拍照,其他实质性会谈肯定是不让媒体参加的。”

晚上是海南政府的招待晚宴,这里谈谈我的第三个感觉,这里是小型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为有星巴克、蒙牛等厂商赞助,咖啡、牛奶和雪糕都是免费的。说到这里,我简单了解一下论坛的赞助体系,论坛有钻石赞助商、金牌赞助商等。咨询后,大致说法是钻石赞助起码要付50万美元费用,其他或者付费,或者是赞助实物,但企业代表要交3万元的费用。媒体和来自世界的代表都是自费的,看来,通过博鳌拉动海南经济发展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到来,也给海南带来了不少很多投资机遇。

晚上,我们对德勤新上任的全球ceo奎励杰先生专访,采访结束已是10点半了。

采访塔塔集团负责人

忙碌的媒体中心

电信论坛会场外

媒体记者追逐萧万长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