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2007,这是一段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曾经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我们曾经驱散阴霾,信心百倍;我们曾经备受挫折,心灰意冷。但是最终,我们没有迷失方向,我们勇敢地迈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这30年的中国历史,使众多预言家的盲目与肤浅暴露无遗。它的复苏与开化如此充满戏剧意味,它在经济上的成就如此充满魅力,它所取得的社会进步历代无双。但是,当我们试图对这个伟大的巅峰时代进行总结之际,发现它面对的并非一片讴歌与赞美,却往往在一些人群中呈现出令人沮丧的抑郁氛围。
我们中的许多人,对30年前的历史所知甚少,对专制与贫乏的描述往往流露出不谙世事的甜蜜与惬意,以致否定开放,肯定文革。我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对这30年间的历史也所知甚少,不知道为什么要开放,为什么要改革,更不知道改革开放中利益关系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以及改革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们希望能深入考察这一段历史,记录荣与衰,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我们希望做一个殷勤的守望者,透过历史的风雨剥蚀,把那些实实在在的知觉与痛觉汇聚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方式,探询那些隐藏在表象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当然,相对于这一持续30年的大变局,30篇巨细混杂的文章着实难以再现万一,甚至配不上这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然未有涓涓弱水,何来历史长河之奔涌?我们想,通过还原一部分记忆,有助于我们消除一些不愉快与不信任,有助于我们摆脱过度的骄傲与过度的沮丧,有助于重新凝聚改革共识。
如果我们善于从历史的遭遇中汲取力量,那么我们对当下的许多问题,就不至于感到突兀和茫然,我们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就不至于因为思想的锋利而丧失了行动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