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东逝 两厢车疾进
导语:曾被消费者认为“没屁股,不气派”,令一批早期推出两厢车的企业险些成为“前车之鉴”的两厢车,正一改往日愧色,意气风发走上展台,并成为真正的主角。

你是否还在认为中国人只喜欢大车?那可要小心吃了亏!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转变。如火如荼的2007年上海车展宣告着两厢车时代在中国的正式来临。曾被消费者认为“没屁股,不气派”,令一批早期推出两厢车的企业险些成为“前车之鉴”的两厢车,正一改往日愧色,意气风发走上展台,并成为真正的主角。

车展上,无论合资还是自主的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两厢车型——丰田yaris、马自达2、日产骊威、两厢天语、赛拉图两厢、新威姿、奇瑞A1、华晨骏捷FRV、比亚迪F3R等一批两厢新车集体爆发,成为厂家扩大市场份额的利器,此举也预示着三厢车可能将风光不再。

经历了夏利、富康、奥拓的低端导入,到POLO、雨燕、飞度的市场探测,再到骐达、标致206、福克斯两厢市场培育的三个阶段,两厢车逐渐赢得青睐,并在本次车展上推演至高潮。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两厢车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有数据显示,去年福克斯两厢已达到福克斯品牌总销量的35%,今年有望达到40%。北京、上海两大车市,两厢福克斯销售比例已远远超过三厢版。 而一直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华普汽车,不断推出的两厢车也成了其主要的增长点。

在中国潜行近20年的日本大发汽车公司,今年重返中国推出的首款车型也是名为XENIA森雅的两厢休闲旅行车。该款车作为DAIHATSU大发的全球战略车型在国际上受到好评。在本次车展上,大发称XENIA森雅是“充分研究中国市场,全力推出的紧跟流行的车型”。在相关的新闻发布中,还专文推出了中国小型车和两厢车的趋势研究。

在2005年前,两厢车的魅力没有得到充分显露,曾经最早标榜个性时尚两厢车的上海大众POLO甚至无奈地推出了三厢版。只是,还没有待其转身,两厢车时代便已到来。很多在最近才推出的三厢车,都把两厢车作为战略储备,提前发出“不日推出”的信号。前不久,东风悦达起亚推出RIO千里马、长安铃木推出三厢新车天语时,厂家都表示,两厢版随后跟进国产,并在本次车展中提前亮相。

而在国际、国内市场已经势不可挡的丰田,不仅在本次车展早早拿来了计划2008年才在广州丰田国产的yaris两厢车,并表示,一汽丰田今后也会对市场热门的两厢车加大投入。就连在车型方面后续乏力的北京现代也在前不久推出了两厢伊兰特,期望以此挽救伊兰特销售的颓势。

或许就像厂家曾经预料不到在欧美盛行的两厢车会在中国遭遇冷眼一样,这一次,他们同样没想到消费者对两厢车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

而这种速度可以从一项调查中看到,2001年国内市场上只有9种两厢车型,而且绝大多数属于经济型轿车,销售规模约10万辆。到2005年,两厢车已经发展到21个品种,销量超过40万辆。2006年,两厢车的市场越发活跃起来,国内两厢车型达到30余种,销量比之4年前剧增700%,超过70万辆。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两厢车将成为车市真正的热点,尤其受到购买实力日渐增强的年轻人欢迎。

其实,不必细究是前几年市场的培育有功,还是消费者喜好的难以捉摸,总之,两厢车的脚步正在疾进。“在欧洲,灵巧实用、停车方便、充满个性的两厢车占到乘用车销售比例的90%,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快就会发生。”长安福特马自达销售总经理汤德表示。

中国消费者已经从购买第一辆车时“求全”的心理,开始越来越理性、务实、时尚起来,无意中加速了两厢车的市场占有。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孜孜以求三厢车“价格便宜,量又足”的自主品牌,此次终于和国际巨头们同步,搭准了消费时尚的脉搏,像此前提到的奇瑞A1、华晨骏捷FRV、比亚迪F3R等,也在车展上分享了两厢车的“团队”风光。(王秋凤 上海报道)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