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开发开放需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导语: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广西主委彭钊接受本网专访,称北部湾开发开放需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讯 实习记者吴国金  记者刘长杰 北部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进入全国政协议事日程,北部湾的开发开放进入国家层面的漫漫长路即将跨出重要的一步。

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西省主委彭钊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广西已经成立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下称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省内六市;但是,要把北部湾做成真正意义上的继浦东、滨海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就必须依靠广东、海南、广西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由于历史原因,国防政策一直主导广西南部地区布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远远低于内地。然而北部湾天然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其广阔的开发前景,为此,广西率先成立了经济区,谋求力推北部湾,乃至泛北部湾大经济区的合作。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广西沿海沿边,拥有155公里的海岸线和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该区以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为核心,并把临近沿海的玉林、崇左两市交通、物流纳入经济区统筹规划,总面积7.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53万人。该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粤港澳,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枢纽,也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走向世界市场的门户和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资源丰富,腹地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前景如此看好的北部湾综合配套试验区,理应受到区域内两国四方(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越南的北方沿海地区)的共同关注。但事实上,越南方面的积极回应与广东、海南的不置可否形成了鲜明对照。

即便如此,试验区的脚步也并未停下。在全国政协和广西的全力推动下,北部湾还是从一个地方政府的动议,上升到了全国两会的层面。而在此前,该动议已经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中央宣传部门主管的30多家新闻单位,也就此进行了连续集中的宣传报道。

一向平静的北部湾由此风生水起。

就在接受本网专访前,彭钊委员与农工党的同事就大会发言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他在《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的建议》的提案中,系统地提出了未来北部湾试验区在土地、金融、财税、外贸外汇、基建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农工民主党曾力推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建立。此后,该党又在海峡西岸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上,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这一次,在对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建议上,仍然拔得头筹。如今,该提案已被列入全国政协的议程之中,委员们将对其发表怎样的议论,我们拭目以待。 

      战略要地北部湾的经济价值 

从半个世纪的历史长度看,广西为中国的国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广西南部一直因为地处国防前沿而发展缓慢。尽管诸如北海等城市也曾有过昙花一现般的高速发展,但到后来,遍布在椰林海边的烂尾别墅变成了当地农民的养猪场,昭示了这颗“北海明珠”的发展之痛。此次农工党提出北部湾开发开放的动议,其目的和意义何在,是不是为了弥补那段历史的欠账? 

彭钊:你说得很对。北部湾这一片,尤其是广西这一片,长期处于战争状态。50年代末开始援越抗法战争,延续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援越抗美,八十年代自卫反击战。由于战争原因,国家对这一块的战略布局,没办法考虑(经济发展)。不过,也并不能说,开放开发北部湾就是为了还历史欠账,在我看来,这更是我们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再认识——利用北部湾的地理和区位的优势,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北部湾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结合部,它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它和东盟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北海跨过北仑河,就是越南的芒街;从凭祥跨过中越边境,就是越南的友谊关。可以说这里是通向东盟的很重要的陆路、海路要道,它也因此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门户和前沿。另外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口,是从四川、云南、贵州向东盟出口物流的一个节点。北部湾的开发必将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地区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这个战略是由谁提出来的?理由是什么?  

彭钊: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去年举办的环北海湾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这个动议。我想,他是站在一个很高的战略层面去考虑的。北部湾,再扩大到泛北部湾,共涉及到七个主权国家。北部湾涉及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以及越南两国四地,而泛北部湾除中越外,还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泰国。建立这个经济区,对推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二、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完善中国沿海地区区域布局的战略选择;三、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四、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服务国家外交方略的需要。“周边是首要”,睦邻、富邻、安邻是我国的外交战略;五、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深化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需要。 

北部湾开放开发如何落实?广西目前做了哪些准备? 

彭钊:(指着提案原件)提案的第二部分,详细列举了北部湾未来六个方面的建议,核心是要在这里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广西去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机构,叫做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并且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设四个办公室,负责协调广西内部六个城市,它们分别是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玉林和崇左。但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区建设,光靠广西还远远不够,需要把它上升到国家层面,通过成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关系。 

国家的试验区 

您刚才也提到,北部湾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省,那么对于北部湾的开放开发,诸省的认识是否一致呢? 

彭钊:大家都在关注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但是要推动这个事业,光靠广西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靠国家来统一部署和领导这个工作。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到国家层面,是我们这次提案的核心,而且必须建立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东部有一个滨海新区,在中国的西部建立一个改革试验区,享受和滨海新区同样的政策,成为第三个改革试验区。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和推动这个地区的开放开发。另外,东部的浦东建设得相当成功,如果地处中国西部的北部湾能够成功运作,那么说明改革试验区具有普遍性,西部和东部同样可行。 

从政府的角度,或者从政协的角度,党派的角度,北部湾建立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动议和其他周边省份沟通过吗? 

彭钊:从党派角度来讲,我们没有直接和他们联系过。但是广西党委、政府提出动议后,我从材料上了解到,周边两个省市都关注过。 

具体的表现怎样?是否也表现在提案上、议案上? 

彭钊:这个目前还没有。 

那么一旦北部湾试验区上升到国家层面,广东、广西和海南将是怎么一个关系,这样一个局面将由哪个省来主导? 

彭钊:试验区不存在谁主导的问题。因为北部湾在中国就是广西、广东和海南三个省份,加上越南北方地区,称为“两国四方”。开放开发北部湾对各方都有利,不存在哪个处于主导地位,哪个处于次要位置。在北部湾区域内,广西的防城、青州、北海都有港口,广东有湛江港,海南也有海口和三亚港,它们共同构成北部湾的港口群。也正因为如此,北部湾的开放开发势必对提高国家的整体出海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您看来,北部湾的成立能否也给广东、海南两省带去相应的好处? 

彭钊:广东和海南能够得到同样的经济发展。温总理曾两次对东盟国家谈到,要“积极探讨泛北部湾区的可行性”。方案提出来了,但是可不可行,还需要我们积极探讨。我想这不仅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探讨,国内诸多省份也要探讨,而我们成立“环北部湾论坛”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上,广西首先做了一些工作,可以说先走了一步,因为处于这么一个位置。以后要把事情做成,就要依靠广东、广西、海南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够真正推动。

北部湾的开放开发,越南方面是否积极回应? 

彭钊:我们边境有几个县,这几个县的四套班子和越南的四套班子关系很好。因为历史、传统和地域的原因,越南和中国的合作,在东盟数国中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越南是大头。中越边境地区,两国的语言能够互通。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是一个跨国瀑布,尽管瀑布中间有一个界碑,但中越两国人员可以在此自由往来,不受阻挠。 

提案背后 

从自治区书记提出动议,到农工党形成提案,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彭钊:自2006年7月刘奇葆书记提出该动议以来,农工民主党广西区委就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了联合调研小组,并进行了专题调研。农工党中央对北部湾的开放开发高度重视,去年11月份,蒋正华主席和陈宗兴副主席率团到广西考察,就北部湾的开放开发,推动泛北部湾的经济合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和区政府主席陆兵两次向蒋主席汇报工作,并征询了考察团的意见。而在此之前,蒋主席已经于同年7月参加了泛北部湾经济论坛。所有的调研工作凝聚在一起,就形成这份提案。 

尽管提出议案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农工党坚信,北部湾经济区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