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股市经历泡沫之痛
讯 几年内股指涨数倍,几年后经济大萧条。在那个疯狂的时代,美国股市平均每年增长33%,日本的投资人在股票机面前情绪高涨。但随后股市的狂跌让许多人无家可归。
5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首次冲破了4000点大关。有人认为,4000点关口已破,离5000点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很多人后悔自己没有及早开户,成为新一代的“股民”。但同样有不少人认为,目前中国的股市存在的泡沫太多、风险太大,应该尽早把泡沫刺破,让中国的股市能进入健康成长的正轨。
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股市的异常繁荣,不过带来的却是经济的急速下滑。
美国 股市狂跌 经济倒退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又被称为“神奇的美国”,从1920年开始,美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了10年。除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创新外,美国的劳动生产力也大幅提高,信用消费制度形成,这些都促进了当时美国的经济腾飞。
与此同时,美国的股市也从1921年的75点上升到1929年的370点,每年平均增长了33%。当时的许多美国投资人都认为,“神奇的美国当然存在着神奇的股票梦”。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更是公开表示,“我们正处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
不过好景不长。1929年10月28日,是一个周一,美国股市狂跌不止,当日收市时为260点,单日跌幅为12.82%,这一天在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的钱瞬间蒸发,血本无归。在股灾中,美国的摩根银行曾试图托市,美国的政界、工商界也不断地发出呼吁,“投资人应该理性、国家的经济前景依然良好”等等,试图挽救美国的股市,不过为时已晚。
经济恐慌的情绪笼罩着每一个美国人,银行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工厂关门、大批失业的工人露宿街头,紧张而失落的社会气氛使美国到了内战的边缘。美国股市从1929年10月崩溃后至1932年,仅剩下63点,比起1929年高峰时期下跌了47%。可以这样说,美国的经济至少倒退了10多年。
日本 相信“股价不跌”的神话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股市可以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外贸出口激增等因素,从1986年1月开始,日本股市正式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为13000点,而到了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39000点,4年时间里上涨了3倍。
促成日本股市急剧上涨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日元汇率大幅上升,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从1985年的1:240,到1987年底的1:120.9,在短短2年时间内,日元升值超过了2倍;日本对外贸易额,特别是对美贸易顺差激增;企业交叉持股严重,使股价居高不下;日本企业融资成本极低,银行开放式的贷款,起了积极的推动股市作用,这也使日本银行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
在日本泡沫经济前夕,日本民间流传着“股价、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书店排行榜上都是教投资人如何炒股的书籍。在1988年中期,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已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5倍了,单是当时在东京证券市场排名第一的日本电话公司的股市市值,就已经超过了西德证券市场所有股票的总市值。
在那个疯狂的时代,日本的投资人每天在股票机面前不断地高喊着“日本第一”。美国的象征——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企业买去了;荷兰的国宝级画家梵高的作品被日本的收藏家买去了;那时日本的六本木及歌舞技町(日本的红灯区)成了全世界最亮的不夜城。纸醉金迷的日本社会,正是当时日本泡沫经济前夜的真实写照。
泡沫破灭 经济进入低谷
日本经过了8年的经济繁荣之后,伴随着的却是10多年的经济低潮。1988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越来越高,平均已高达60倍,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远高于60倍。与此同时,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和英国伦敦股票的市盈率却一直在11倍-18倍左右。如果从股票分红的投资角度分析,当时日本的股票价格是美国的7倍以上,如此高的股价使日本股票完全失去了投资的价值。
在80年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的股市泡沫正式破裂。日本高企的股市与房地产价格急速下跌、企业不断传出破产的消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当时是世界第9大银行,也未能幸免,时任总裁的大野木克信因为隐瞒了500亿美元的呆账,而锒铛入狱。
个人的破产数字也急剧上升,街头走着的都是失业的人,很多日本的失业男性,因为害怕妻子或家人歧视的眼光,假装白天上班,实际上整天在弹珠游戏机店里消磨时光。
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林毅夫先生曾提到,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价格下跌了5倍。日本的经济也从此走进了低谷,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点起色。
中国是否会蹈历史覆辙
中国会是下一个股市泡沫时期的美国和日本吗?
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不过,现在中国大陆的股民已接近1亿大关,而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突破1亿也是早晚的事。但在众多的股民中,又有多少人认识、了解了股票的真实价值?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其中的投资风险?又有多少人知道当年美国、日本的教训?
笔者前几天在香港的一家媒体上看到一则新闻,是说重庆有一个老太太,在停车场当清洁工,由于自己在证券营业厅里听到了别人谈论的“股经”,于是自己也买了股票。在短短2个月内,2万元本金就变成了4万多元。这种人人都是股神的时代,跟当时的美国和日本又何其的相似啊!
美国、日本当年的历史会再次在中国上演吗?笔者并不肯定,不过笔者却很喜欢美国股神巴菲特在今年致股东函中的一句话:“当别人贪婪时,我们要害怕;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要贪婪。”(作者 徐中孟 来源:世界新闻报)
- 马未都:我也说说投资股票 | 2008-05-28
- 美银增持建行60亿股H股,减持是下一步? | 2008-05-27
- A股非ST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指数出炉 | 2008-05-27
- 百元股仅剩二只 | 2008-05-27
- 华资实业:散户质疑股东大会无法网络投票 | 2008-05-27